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TBC结构域家族蛋白研究概述 | 第12-30页 |
一 人类特异基因的功能 | 第12-15页 |
1 人类特异基因 | 第12页 |
2 人类特异基因的功能 | 第12-15页 |
2.1 人类特异基因与发育和生殖 | 第12-13页 |
2.2 人类特异基因与脑进化和行为 | 第13-14页 |
2.3 人类特异基因与人类肿瘤或疾病 | 第14页 |
2.4 人类特异基因具有功能可能的原因 | 第14-15页 |
二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 | 第15-18页 |
1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 | 第15-16页 |
2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与肿瘤 | 第16-18页 |
2.1 肿瘤的特性 | 第17页 |
2.2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与细胞增殖 | 第17页 |
2.3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与原癌基因 | 第17页 |
2.4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 | 第17-18页 |
三 TBC结构域蛋白家族 | 第18-30页 |
1 TBC结构域蛋白对Rab蛋白的调控 | 第18-21页 |
1.1 Rab蛋白 | 第18-19页 |
1.2 TBC/RABGAPs灭活Rab的机制 | 第19-21页 |
2 TBC/RABGAPs的调控 | 第21-24页 |
2.1 磷酸化对TBC/RABGAPs的调控 | 第21页 |
2.2 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TBC/RABGAPs的调控 | 第21页 |
2.3 不同的胞内定位对TBC/RABGAPs的调控 | 第21-24页 |
3 TBC/RABGAPs与信号调节 | 第24-25页 |
4 TBC家族蛋白与疾病的关系 | 第25-30页 |
4.1 TBC/RABGAPs突变与疾病的关系 | 第25页 |
4.2 TBC/RABGAPs位点关联与疾病的关系 | 第25-26页 |
4.3 基因组拷贝数和表达水平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 第26-29页 |
4.4 TBC/RABGAPs的致病机理 | 第29-30页 |
第二章 TBC1D8B基因在人类中的进化分析 | 第30-35页 |
1 插入片段筛选流程 | 第30页 |
2 TBC1D8B基因在人类中存在两个转录本 | 第30-31页 |
3 人类特异基因TBC1D8B-b进化分析 | 第31-34页 |
4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人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系最适内参基因的筛选 | 第35-6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35-37页 |
1 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最适的内参基因 | 第35页 |
2 转染对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研究目的 | 第36-37页 |
二 材料和方法 | 第37-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41页 |
1.1 候选内参基因 | 第37-39页 |
1.2 乳腺细胞 | 第39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9-41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50页 |
2.1 培养条件 | 第41-42页 |
2.2 细胞传代 | 第42页 |
2.3 转染处理 | 第42-43页 |
2.4 RNA提取 | 第43-44页 |
2.5 cDNA合成 | 第44-45页 |
2 6 实时定量PCR(qPCR) | 第45-46页 |
2.7 PCR产物回收 | 第46-47页 |
2.8 克隆 | 第47-48页 |
2.9 质粒提取 | 第48-49页 |
2.10 测序 | 第49-50页 |
2.11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2.12 文献检索 | 第50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50-65页 |
1 总RNA样品的质量和完整度 | 第50-53页 |
2 引物扩增条件优化和产物特异性分析 | 第53-55页 |
3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 | 第55-57页 |
4 最适内参基因的确定 | 第57-60页 |
5 转染对内参基因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页 |
6 最适内参基因数目 | 第60-63页 |
7 内参基因标准化对分析HER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四 讨论 | 第65-67页 |
五 结论 | 第67-68页 |
第四章 TBC结构域家族成员TBC1D8B两个转录本的功能研究 | 第68-12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68-70页 |
二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0-9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0-73页 |
1.1 细胞系 | 第70-7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71-7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72-7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3-90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73页 |
2.2 研究中所使用的引物 | 第73-76页 |
2.3 TBC1D8B-a和TBC1D8B-b表达载体构建 | 第76-78页 |
2.4 去内毒素质粒制备 | 第78-79页 |
2.5 TBC1D8B-a转录本和TBC1D8B-b转录本的特异siRNA | 第79-81页 |
2.6 3'RACE实验 | 第81-82页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第82-85页 |
2.8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 第85-86页 |
2.9 慢病毒制备及稳定株筛选 | 第86-87页 |
2.10 SRB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87页 |
2.11 Edu渗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 | 第87-88页 |
2.12 PI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 第88页 |
2.13 划痕愈合实验 | 第88-89页 |
2.14 Transwell实验 | 第89页 |
2.15 RNAseq | 第89-90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90-126页 |
1 TBC1D8B基因两个转录本具有不同长度的3'UTR | 第90页 |
2 TBC1D8B-b在人中的特异性表达 | 第90-91页 |
3 人类组织样品中TBC1D8B-a和TBC1D8B-b的表达谱 | 第91-93页 |
4 TBC结构域蛋白家族进化分析 | 第93-94页 |
5 不同类型癌细胞系中TBC1D8B-a和TBC1D8B-b表达量不同 | 第94-96页 |
6 TBC1D8B-a和TBC1D8B-b功能解析研究方案 | 第96-98页 |
7 TBC1D8B-a转录本的功能研究 | 第98-107页 |
7.1 乳腺癌细胞系中TBC1D8B-a的表达谱 | 第98页 |
7.2 过表达TBC1D8B-a促进细胞增殖 | 第98-101页 |
7.3 下调TBC1D8B-a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 第101-103页 |
7.4 TBC1D8B-a对细胞迁移和浸润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8 TBC1D8B-b转录本的功能研究 | 第107-113页 |
8.1 乳腺癌细胞系中Tbc1d8b-b的表达谱 | 第107页 |
8.2 过表达突变型TBC1D8B-b促进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 | 第107-111页 |
8.3 抑制内源性TBC1D8B-b表达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 第111-113页 |
9 过表达TBC1D8B-a和TBC1D8B-b后RNAseq分析 | 第113-121页 |
10 qPCR验证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 | 第121-123页 |
11 TBC1D8B调控癌症进程的可能机制 | 第123-126页 |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 第126-134页 |
1 人类特异基因的功能 | 第127-128页 |
2 TBC1D8B基因与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PA) | 第128-129页 |
3 TBC1D8B-a和TBC1D8B-b与肿瘤进程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4 TBC/RABGAP研究中的挑战 | 第130-132页 |
4.1 确定TBC/RABGAP的功能 | 第130-131页 |
4.2 确定TBC/RABGAP的底物 | 第131页 |
4.3 体内结果解释时应该谨慎 | 第131-13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附录 | 第13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及参与项目 | 第157-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