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创新与适应: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导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1.3.1 大数据第12-13页
        1.3.2 民族认同感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的现状第15-19页
    2.1 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的现状第15-16页
        2.1.1 现阶段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主要方式第15页
        2.1.2 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取得的成效第15-16页
    2.2 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存在的问题第16-19页
        2.2.1 对大数据认识不足第16-17页
        2.2.2 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不足第17页
        2.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过于陈旧第17页
        2.2.4 高校体制机制创新度不够第17-19页
3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9-26页
    3.1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带来的机遇第19-22页
        3.1.1 大数据是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助推剂第19-20页
        3.1.2 大数据引导大学生认知民族认同感第20-21页
        3.1.3 大数据给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带来机遇第21-22页
    3.2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是民族认同感教育带来的挑战第22-26页
        3.2.1 当代大学生面临民族文化冲击的挑战第22-23页
        3.2.2 大数据对大学生民族责任感所带来的挑战第23-24页
        3.2.3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错误理解第24-26页
4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的创新和适应第26-36页
    4.1 进一步强化大数据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针对性第26-30页
        4.1.1 深化高校教师对大数据的认识第26-27页
        4.1.2 创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第27-29页
        4.1.3 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丰富民族认同感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第29-30页
    4.2 大力加强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充分挖掘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深层规律第30-32页
        4.2.1 运用大数据激发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的积极性第30页
        4.2.2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教育的能力第30-31页
        4.2.3 避免大数据中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错误认识第31-32页
        4.2.4 加强灌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32页
    4.3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实效性第32-34页
        4.3.1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第32-33页
        4.3.2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革第33-34页
    4.4 大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充分运用数据技术提供保障第34-36页
        4.4.1 结合大数据的技术保障优势大力推动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体制创新第34-35页
        4.4.2 结合大数据推动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的机制创新第35-36页
5 结论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留守少年法制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