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1-12页
2 新媒体的理论概述第12-17页
    2.1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第12-14页
        2.1.1 新媒体的概念第12-13页
        2.1.2 新媒体的特征第13-14页
    2.2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第14-15页
        2.2.1 互联网媒体第14页
        2.2.2 手机媒体第14-15页
        2.2.3 数字电视第15页
    2.3 新媒体的发展情况第15-16页
        2.3.1 新媒体的技术体系发展成熟第15-16页
        2.3.2 新媒体的使用群体大众化第16页
    2.4 新媒体同传统媒体的区别第16-17页
3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影响及成因分析第17-29页
    3.1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第17-19页
        3.1.1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普及情况第17-18页
        3.1.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程度大于传统媒体第18页
        3.1.3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第18-19页
    3.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第19-25页
        3.2.1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第19-20页
        3.2.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第20-22页
        3.2.3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第22-25页
    3.3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第25-29页
        3.3.1 新媒体环境的因素第25-26页
        3.3.2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第26-27页
        3.3.3 学校教育的因素第27-28页
        3.3.4 家庭教育的因素第28-29页
4 克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消极影响的对策研究第29-39页
    4.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29-31页
    4.2 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第31页
    4.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第31-32页
    4.4 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第32-34页
    4.5 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第34页
    4.6 不断完善对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第34-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附录第42-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民窑青花笔墨意趣研究
下一篇:创新与适应: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