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5-29页 |
2.1 项目进度管理 | 第15-23页 |
2.1.1 项目进度计划 | 第15页 |
2.1.2 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 第15-20页 |
2.1.3 传统的关键路径法所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2.2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项目进度管理 | 第23-29页 |
2.2.1 关键链技术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关键链技术的理论基础:约束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关键链管理的基本要素 | 第25-26页 |
2.2.4 关键链识别 | 第26-29页 |
3. 改进后的关键链技术 | 第29-38页 |
3.1 RSM法的优化与改进 | 第29-32页 |
3.2 序列法的检测与二次优化 | 第32-38页 |
3.2.1 序列法的核心思想 | 第32-34页 |
3.2.2 序列法的计算方法 | 第34-38页 |
4. 缓冲区的计算与管理 | 第38-44页 |
4.1 缓冲区的计算 | 第38-39页 |
4.2 缓冲区算法的改进 | 第39-41页 |
4.3 缓冲区的控制与管理 | 第41-42页 |
4.4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项目进度管理模型 | 第42-44页 |
5. DH汽车在研发项目中对关键链法的应用 | 第44-60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44-45页 |
5.2 利用传统CPM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 第45-49页 |
5.2.1 定义活动 | 第45页 |
5.2.2 预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 | 第45-46页 |
5.2.3 绘制网络图 | 第46-47页 |
5.2.4 计算时间参数 | 第47-48页 |
5.2.5 找出关键路径 | 第48-49页 |
5.3 基于改进后RSM的项目进度管理 | 第49-58页 |
5.3.1 识别关键链 | 第49-53页 |
5.3.2 基于序列法的检测 | 第53-54页 |
5.3.3 计算缓冲区 | 第54-57页 |
5.3.4 缓冲区的管理 | 第57-58页 |
5.4 本例中基于CPM与基于CCM在项目进度管理上的对比 | 第58-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6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