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简介 | 第11-12页 |
1.1.1 根肿病分布 | 第11页 |
1.1.2 根肿病菌寄主范围 | 第11页 |
1.1.3 根肿病发病症状 | 第11-12页 |
1.1.4 根肿病发病规律 | 第12页 |
1.1.5 根肿病的危害 | 第12页 |
1.2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病原菌 | 第12-13页 |
1.2.1 病原菌分类地位 | 第12页 |
1.2.2 病原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1.2.3 病原菌生活史 | 第13页 |
1.3 根肿病的防治 | 第13-17页 |
1.3.1 农业防治 | 第14-15页 |
1.3.2 化学防治 | 第15-16页 |
1.3.3 生物防治 | 第16页 |
1.3.4 抗病育种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氰霜唑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 第17页 |
1.5 甲噻诱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 第17-18页 |
2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3 氰霜唑与甲噻诱胺初配防治小白菜根肿病盆栽试验 | 第19-2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3.1.3 计算公式 | 第2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3.2.1 不同药剂处理对盆栽小白菜根肿病发病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2 不同药剂处理对盆栽小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第21页 |
3.2.3 不同药剂处理对盆栽小白菜根肿病防效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4 不同药剂处理对盆栽小白菜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 | 第22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22-24页 |
3.3.1 不同药剂处理对盆栽小白菜根肿病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2 混配药剂处理c对盆栽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 | 第23-24页 |
4 氰霜唑与甲噻诱胺混配防治小白菜、油菜根肿病田间试验 | 第24-3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4.1.1 供试寄主植物 | 第24页 |
4.1.2 供试药剂 | 第24页 |
4.1.3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4页 |
4.1.4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4.1.5 小区设计 | 第24-25页 |
4.1.6 施药时间、方法和次数 | 第25页 |
4.1.7 调查方法 | 第25-2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4.2.1 大邑县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4.2.2 什邡市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4.2.3 广汉市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37-39页 |
4.3.1 混配处理和单剂处理的比较 | 第37页 |
4.3.2 不同试验点最佳处理和防效的比较 | 第37-38页 |
4.3.3 最佳处理和单剂处理A成本及增产的比较 | 第38-39页 |
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