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 二化螟概述 | 第10页 |
1.1 二化螟的发生与为害 | 第10页 |
2 影响二化螟发生的主要因素 | 第10-13页 |
2.1 气候条件 | 第10-11页 |
2.2 耕种栽培制度 | 第11-13页 |
2.2.1 耕作制度 | 第11-12页 |
2.2.2 品种 | 第12页 |
2.2.3 栽培方法 | 第12-13页 |
2.3 天敌 | 第13页 |
3 富顺县历年二化螟发生情况 | 第13页 |
4 我国害虫预测预报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4.1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概述 | 第13-14页 |
4.2 数理统计预报方法 | 第14-16页 |
4.2.1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 | 第14-15页 |
4.2.2 马尔可夫链预测法 | 第15页 |
4.2.3 列联表分析法 | 第15页 |
4.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第15-16页 |
5 频振式杀虫灯概述 | 第16-17页 |
5.1 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5.2 影响频振式杀虫灯作用效果的因素 | 第17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富顺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程度预测 | 第19-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1.1 材料 | 第19页 |
1.2 方法 | 第19-22页 |
1.2.1 二化螟灯下蛾量分析 | 第19页 |
1.2.2 二化螟发生程度预测 | 第19-22页 |
1.2.2.1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 | 第19-20页 |
1.2.2.2 马尔可夫链预测法 | 第20-21页 |
1.2.2.3 列联表分析法 | 第21-22页 |
1.2.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2.1 二化螟灯下蛾量分析 | 第22-23页 |
2.2 二化螟发生程度预测 | 第23-29页 |
2.2.1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 | 第23-24页 |
2.2.2 马尔可夫链预测法 | 第24-25页 |
2.2.3 列联表分析法 | 第25-28页 |
2.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第28-2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9-32页 |
第三章 5种单波长杀虫灯对几种主要农业害虫的诱集效果 | 第32-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 第32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2.1 不同波长对几种主要农业害虫的诱集效果研究 | 第32-36页 |
2.1.1 不同波长对二化螟的诱集效果研究 | 第33-34页 |
2.1.2 不同波长对大螟的诱集效果研究 | 第34页 |
2.1.3 不同波长对玉米螟的诱集效果研究 | 第34-35页 |
2.1.4 不同波长对地下害虫的诱集效果研究 | 第35-36页 |
2.2 不同波长对富顺县稻区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39-40页 |
1 富顺县二化螟成虫发生数量动态 | 第39页 |
2 富顺县二化螟的发生程度预测 | 第39页 |
3 5种单波长杀虫灯对几种主要农业害虫的诱集效果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