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地质与测量论文--矿山环境地质论文

生态脆弱区采煤地质环境效应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第10-11页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损害研究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特征第14-26页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第14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4-20页
     ·气象与水文第14-16页
     ·地形地貌第16-17页
     ·植被特征第17-19页
     ·土壤类型第19-20页
   ·地层岩性第20-21页
   ·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第21-22页
     ·地质构造第21-22页
     ·地震活动第22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2-24页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24-25页
   ·人类工程活动第25-26页
3 采煤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分析第26-39页
   ·地质灾害效应第26-31页
   ·水资源及水环境效应第31-35页
     ·地下水位下降第31-32页
     ·水质污染第32-34页
     ·河川基流量减少第34-35页
   ·土地资源及植被效应第35-38页
     ·土地资源破坏第35-36页
     ·水土流失第36-37页
     ·植被退化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第39-69页
   ·评价原理第39-40页
   ·确立评价体系第40-44页
     ·评价因子的选择第40-41页
     ·评价等级划分第41-43页
     ·划分标准及含义第43-44页
   ·评价方法的选取第44-49页
     ·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第45-47页
     ·可拓学理论第47-49页
   ·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第49-67页
     ·评价单元的确定第49-54页
     ·权重的确定第54-58页
     ·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第58-66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矿区地质环境防治技术第69-71页
   ·控制生态水位的采煤技术第69页
   ·预先评价与控制开采第69页
   ·其他防治措施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府谷县南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小庄煤矿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