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6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6页
   1、理论意义第13-14页
   2、现实意义第14-16页
 二、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0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第20页
 四、难点与创新之处第20-22页
  (一) 本课题的难点之处第20页
  (二)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概述第22-32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24页
  (一) 农民工第22-24页
  (二) 精神文化第24页
  (三) 文化需求第24页
 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第24-25页
  (一) 农民工的双重性第24页
  (二) 需求的多样性第24页
  (三) 来源的多元性第24-25页
  (四) 资源的短缺性第25页
 三、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层次第25-28页
  (一) 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第25-26页
  (二) 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第26-27页
  (三) 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第27-28页
 四、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内容第28-32页
  (一) 求知需求第28页
  (二) 归宿需求第28页
  (三) 安全需求第28-29页
  (四) 文化娱乐需求第29页
  (五) 审美需求第29-30页
  (六) 道德需求第30页
  (七) 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需求第30-32页
第三章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2-40页
 一、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状况调查---以深圳市为例第32-35页
  (一) 问卷设计思路第32页
  (二) 调查样本的选择第32页
  (三) 调查样本的整体描述第32-34页
  (四) 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第34-35页
 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40页
  (一) 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整体匮乏第35页
  (二) 精神文化供给产品价格偏高矛盾突出第35-36页
  (三) 文化市场管理缺位及监管不力第36-37页
  (四) 农民工业余时间严重贫乏第37页
  (五) 多样化与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层次不高相背第37-38页
  (六) 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缺乏社会保障第38-40页
第四章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匮乏原因分析第40-46页
 一、制度因素对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制约第40-41页
  (一) 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第40-41页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第41页
 二、物质条件对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制约第41-43页
  (一) 农民工经济条件因素的制约第42页
  (二) 市场经济因素的制约第42-43页
 三、社会环境因素制约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第43-44页
  (一) 社会关注程度不够第43页
  (二) 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重视不够第43-44页
 四、自身因素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制约第44-46页
  (一) 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第44-45页
  (二) 农民工狭隘的思想观念第45-46页
第五章 新形势下满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第46-53页
 一、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第46-47页
  (一)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第46页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46-47页
 二、改善农民工物质条件第47-48页
  (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第47页
  (二) 改善农民工经济状况第47-48页
 三、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需求环境第48-49页
  (一) 加强大众媒体的引导作用第48-49页
  (二) 净化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环境第49页
 四、形成服务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整体合力第49-51页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49-50页
  (二)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第50-51页
 五、提高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能力第51-53页
  (一) 转变农民工狭隘思想第51页
  (二) 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A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卷调查第59-61页
附录B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整理第61-67页
附录C 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调查个案选篇致谢第67-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心态下权益维护研究
下一篇: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