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植物侧根发育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植物根系的功能研究 | 第12页 |
·植物侧根发育机制研究 | 第12-14页 |
·信号分子参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研究 | 第14页 |
·NO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植物根系中NO的合成 | 第14-15页 |
·NO参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研究 | 第15页 |
·NO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 | 第15页 |
·植物内源H_2S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植物内源H_2S的产生 | 第15-16页 |
·H_2S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 第16-18页 |
·H_2S与植物激素的互作 | 第18-19页 |
·H_2S与其他信号分子的互作 | 第19-20页 |
·关于H_2S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番茄硫化氢合成酶基因OASTL/LCD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 | 第22-38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番茄幼苗的培养 | 第22-23页 |
·番茄OASTLs基因的电子克隆 | 第23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反转录合成cDNA | 第24页 |
·番茄OASTLs基因的的实体克隆 | 第24-25页 |
·DNA纯化回收 | 第25页 |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与鉴定 | 第25-26页 |
·测序结果的比对分析 | 第26页 |
·番茄OASTLs基因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番茄OASTLs氨基酸序列分析、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 | 第27页 |
·RT-PCR扩增H_2S产生酶基因Sl_OASTL/LCD | 第27页 |
·番茄OASTL/LCD蛋白质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番茄OASTLs基因检索与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28-29页 |
·番茄OASTLs基因的TA克隆 | 第29页 |
·番茄OASTLs基因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番茄OASTLs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分析 | 第30-32页 |
·番茄OASTL/LCD基因在番茄中的组织表达特征 | 第32页 |
·番茄DCD和OASTL/LCD基因启动子区域分析 | 第32-35页 |
·番茄OASTL/LCD蛋白结构的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硫化氢介导一氧化氮诱导番茄幼苗侧根发育研究 | 第38-56页 |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番茄幼苗的培养 | 第39页 |
·药剂处理 | 第39页 |
·NO荧光染色 | 第39-40页 |
·H_2S荧光染色 | 第40页 |
·Ca~(2+)荧光染色 | 第40页 |
·RT-PCR扩增相关目的基因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内源NO调控番茄幼苗侧根发生 | 第41-43页 |
·内源H_2S参与番茄幼苗侧根发生 | 第43-46页 |
·H_2S作用于NO下游参与调控番茄幼苗侧根发生 | 第46-50页 |
·NO通过H_2S激活Ca~(2+)参与番茄幼苗侧根的发生 | 第50-53页 |
·讨论 | 第53-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不足之处 | 第58-60页 |
创新之处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