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3页 |
·毛竹林土壤养分和生态的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作物施肥技术发展 | 第14-15页 |
·毛竹林施肥技术研究 | 第15-17页 |
·施肥对毛竹林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毛竹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 第18-19页 |
·毛竹林生态功能研究 | 第19-2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1-23页 |
2 研究概况 | 第23-33页 |
·主要研究地概况 | 第23-28页 |
·安吉县 | 第24-25页 |
·龙泉市 | 第25-26页 |
·遂昌县 | 第26-27页 |
·永安市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内容布局 | 第28-29页 |
·模式施肥理念 | 第29-31页 |
·研究方法概要 | 第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3 模式施肥对毛竹个体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47页 |
·样地与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3页 |
·样地设置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冠层结构测定 | 第33-34页 |
·秆形结构调查 | 第34页 |
·生物量的调查 | 第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44页 |
·土壤养分供给分析 | 第34-35页 |
·施肥对冠层结构功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单叶面积及千叶重 | 第35-36页 |
·毛竹冠的叶片分布 | 第36-38页 |
·叶面积指数 | 第38-39页 |
·施肥对毛竹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9-43页 |
·施肥对竹秆高度和节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施肥对竹节节间长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施肥对竹秆重量分布的影响 | 第41-42页 |
·施肥对竹壁厚度的影响 | 第42页 |
·施肥对毛竹尖削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施肥对毛竹生物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施肥对立竹度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竹数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胸径的影响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7页 |
4. 模式施肥对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 第47-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样品采集 | 第47页 |
·试剂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平板计数 | 第48页 |
·总DNA提取 | 第48页 |
·文库构建 | 第48页 |
·文库克隆子的酶切分析 | 第48-49页 |
·16S rDNA文库的统计分析 | 第49页 |
·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养分状况分析 | 第49-50页 |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 | 第50页 |
·16S rDNA文库酶切类型的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16S rDNA文库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51-53页 |
·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模式施肥对毛竹林径流及养分运移的影响 | 第56-63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56-58页 |
·研究区域状况 | 第56页 |
·径流小区设置 | 第56-57页 |
·样品采集方法 | 第57页 |
·指标测定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毛竹林地表径流与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不同施肥方式下毛竹水土流失状况 | 第59页 |
·不同施肥方式下毛竹林地表径流养分流失状况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6. 浙江毛竹林经营的PRA-DPSIR研究 | 第63-81页 |
·方法设计 | 第63-64页 |
·PRA参与式调查 | 第64页 |
·DPSIR环境压力模型 | 第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80页 |
·毛竹林经营的PRA描述性分析 | 第64-72页 |
·毛竹林施肥管理技术 | 第64-68页 |
·毛竹林林分结构管理技术 | 第68-71页 |
·水分管理技术 | 第71页 |
·毛竹林地垦复技术 | 第71-72页 |
·毛竹林生态经营评价 | 第72-80页 |
·DPSIR指标的定义分析 | 第72-77页 |
·因果关系链分析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7. 浙江省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及空间变异 | 第81-9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2页 |
·研究区域 | 第81页 |
·研究方法 | 第81-82页 |
·数据分析 | 第8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2-93页 |
·浙江省主要毛竹林区土壤养分状况 | 第82-86页 |
·pH值状况 | 第82-83页 |
·有机质状况 | 第83-84页 |
·全氮状况 | 第84页 |
·碱解氮状况 | 第84-85页 |
·有效磷 | 第85-86页 |
·速效钾 | 第86页 |
·浙江省毛竹林土壤养分变异情况分析 | 第86-93页 |
·安吉、龙游、遂昌样区土壤养分变异分析 | 第88-90页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半方差分析 | 第90-92页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数维分析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8. 毛竹林测土推荐施肥实证研究 | 第95-111页 |
·研究设计 | 第95-96页 |
·PRA调查 | 第9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5-96页 |
·化肥选用 | 第95-96页 |
·成果引用 | 第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0页 |
·测土推荐施肥的原则 | 第96-98页 |
·推荐测土施肥的流程 | 第98-100页 |
·遂昌县测士推荐施肥应用案例 | 第100-108页 |
·经营和施肥史的调查 | 第100-101页 |
·技术方案的形成和实施 | 第101-106页 |
·毛竹生态经营方案 | 第101-102页 |
·测土推荐施肥实施方案 | 第102-103页 |
·限制性养分目标的确定 | 第103-105页 |
·配方的分类选择 | 第105-106页 |
·测土推荐施肥效果的监测评估 | 第106-108页 |
·经济收益评价 | 第106-107页 |
·化肥用量评价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11页 |
9.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 第111-115页 |
·主要结论 | 第111-113页 |
·创新点 | 第113页 |
·建议 | 第113-115页 |
图版:研究地点和浙江主要毛竹产区、产量 | 第115-117页 |
附表:术语、缩略语和生物名对照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个人简介 | 第131-132页 |
导师简介 | 第132-134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