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深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3-22页 |
| 1 病例资料 | 第13-14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3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3页 |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3页 |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3-14页 |
| ·终止撤出标准 | 第14页 |
| ·脱落标准 | 第14页 |
| 2 病例来源、分组 | 第14页 |
| 3 一般资料比较 | 第14-16页 |
| 4 治疗方法 | 第16-19页 |
| ·治疗组 | 第16-18页 |
| ·对照组 | 第18-19页 |
| 5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 第19页 |
| ·一般情况记录 | 第19页 |
| ·疼痛程度分级 | 第19页 |
| 6 疗效评定及标准 | 第19-20页 |
| 7 安全性指标及处理 | 第20页 |
| 8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 第20-21页 |
| 9 临床观察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第21页 |
| 10 统计学处理 | 第21-22页 |
| 结果 | 第22-29页 |
| 1 统计学处理 | 第22-29页 |
| ·两组内比较 | 第22-24页 |
| ·两组间比较 | 第24-29页 |
| 讨论 | 第29-34页 |
| 1 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第29页 |
| 2 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第29-30页 |
| 3 选穴的实践来源 | 第30页 |
| 4 选穴的西医理论依据 | 第30页 |
| 5 选穴的中医理论依据 | 第30-31页 |
| 6 祖国医学对深刺法的认识 | 第31-32页 |
| 7 临床研究的疗效分析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 第37-53页 |
| 1 西医对三叉神经的认识 | 第37-39页 |
|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第37-38页 |
| ·西医治疗 | 第38-39页 |
| 2 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第39-48页 |
| ·历史沿革与症状 | 第39页 |
| ·中医发病机制 | 第39-40页 |
| ·中医治则 | 第40页 |
| ·治疗方法 | 第40-48页 |
| ·传统与现代针灸疗法 | 第40-45页 |
| ·基于新理论的治疗 | 第45-47页 |
| ·中药治疗 | 第47-48页 |
| 3 结语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 | 第53-61页 |
| 附表1 患者一般状况表 | 第53-55页 |
| 附表2 综合评分表 | 第55-56页 |
| 附表3 原发性三叉神经中医症状积分观察表 | 第56-57页 |
| 附表4 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 | 第57-59页 |
| 附表5 技术路线 | 第59-60页 |
| 附表6 试验终止记录表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