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2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理论 | 第24-29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 | 第24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 | 第24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转移就业 | 第24-25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论依据 | 第25-29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25-27页 |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第2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29页 |
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40页 |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状况 | 第29-31页 |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 第31-33页 |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转移就业层次低 | 第33页 |
·转移就业稳定性差 | 第33-34页 |
·转移就业权益保障难 | 第34页 |
·转移就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问题突出 | 第34-35页 |
·转移就业空间不足 | 第35页 |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40页 |
·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 | 第35-37页 |
·制度性因素 | 第37-38页 |
·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8页 |
·城镇化相对滞后 | 第38-39页 |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第39-40页 |
4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及启示 | 第40-46页 |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 | 第40-44页 |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 | 第40-41页 |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 | 第41-42页 |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 | 第42-43页 |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 | 第43-44页 |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启示 | 第44-46页 |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转移就业 | 第44-45页 |
·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转移就业 | 第45页 |
·完善政策和法规引导转移就业 | 第45-46页 |
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 | 第46-55页 |
·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 第46-47页 |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 | 第46-47页 |
·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第47页 |
·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 第47-50页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47-48页 |
·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 | 第48-49页 |
·完善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页 |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第49-50页 |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 第50-52页 |
·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宣传 | 第50页 |
·积极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体系 | 第50-51页 |
·发展民办劳务中介组织 | 第51页 |
·做好农村留守人员帮扶工作 | 第51-52页 |
·拓展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 | 第52-55页 |
·加快城镇化进程 | 第52页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52-53页 |
·以创业带动就业 | 第53页 |
·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