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非公企业及党建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非公企业概念及性质 | 第13-14页 |
·概念 | 第13页 |
·性质 | 第13-14页 |
·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第一阶段(1978-1991年):挑战与争议 | 第14页 |
·第二阶段(1992-1999年):探索与起步 | 第14-15页 |
·第三阶段(2000-2011年):推进与发展 | 第15页 |
·第四阶段(2012-至今):规范与提升 | 第15-16页 |
3 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概述 | 第16-23页 |
·党组织实质作用概念界定 | 第16页 |
·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 第16页 |
·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主要表现方式 | 第16-18页 |
·政治引领型 | 第16-17页 |
·先锋带动型 | 第17页 |
·内外协调型 | 第17-18页 |
·社会服务型 | 第18页 |
·民主推动型 | 第18页 |
·党组织实质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3页 |
·人的维度分析 | 第18-19页 |
·空间维度分析 | 第19-21页 |
·权力维度分析 | 第21-23页 |
4 近年来温州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 第23-27页 |
·加强领导机构建设 | 第23页 |
·开展“活力和谐企业”创建 | 第23-24页 |
·开展面向全国公开招选党组织书记人选 | 第24页 |
·探索以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 | 第24-25页 |
·存在问题 | 第25页 |
·实践启示 | 第25-27页 |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考评 | 第27-3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第27-28页 |
·实质作用考评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 第28-30页 |
·实质作用考评要素及具体标准 | 第30-31页 |
·政治功能 | 第30页 |
·发展功能 | 第30页 |
·管理功能 | 第30-31页 |
·文化功能 | 第31页 |
·社会功能 | 第31页 |
·考评办法与程序 | 第31-33页 |
·量化标准 | 第32页 |
·对标创建 | 第32页 |
·升级创优 | 第32-33页 |
·考评结果运用 | 第33-35页 |
6 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35-39页 |
·找准作用发挥的关键点,抓好队伍建设 | 第35-36页 |
·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 | 第35页 |
·配好党建工作指导员 | 第35-36页 |
·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 第36页 |
·找准作用发挥的结合点,推行融合发展 | 第36-37页 |
·加大组织建设力度 | 第36页 |
·助推生产经营管理 | 第36页 |
·打造内生精神动力 | 第36页 |
·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36-37页 |
·找准作用发挥的切入点,抓实群众工作 | 第37页 |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 第37页 |
·抓好利益协调工作 | 第37页 |
·打造社会公信力 | 第37页 |
·找准作用发挥的支撑点,强化工作保障 | 第37-39页 |
·引导好企业出资人 | 第37-38页 |
·解决好党建经费问题 | 第38页 |
·完善双向互动机制 | 第38页 |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 第38-39页 |
7 研究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