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汽车局部空调系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1-14页
     ·国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与方法与汽车内流场的计算模型第17-29页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第17-18页
   ·控制方程第18-20页
     ·质量守恒方程第18页
     ·动量守恒方程第18-19页
     ·能量守恒方程第19-20页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第20-22页
   ·控制方程离散化第22-27页
     ·有限体积法第23页
     ·离散格式第23-27页
   ·热辐射模型第27-28页
     ·热辐射总体传输方程第27页
     ·热辐射模式第27页
     ·太阳辐射模型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传统汽车空调舱内流场的数值计算第29-42页
   ·概述第29-30页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0页
   ·流场的离散化第30-31页
   ·数值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模型的选择第31-32页
   ·边界条件第32-34页
   ·方程离散与数值求解第34页
   ·正交试验安排及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汽车局部空调内流场的数值计算第42-60页
   ·局部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第42页
   ·局部空调出风口、回风口的选择第42-45页
   ·基于正交试验法局部空调内流场的数值计算第4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热舒适性评价及制冷量计算第60-68页
   ·热舒适性概述第60-61页
   ·基于当量温度 Teq的热舒适性评价第61-65页
     ·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第61-63页
     ·传统空调工况和局部空调工况的热舒适性评价第63-65页
   ·空调制冷量的计算第65-67页
     ·传统空调制冷量计算第65-66页
     ·局部空调制冷量计算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1页
   ·工作总结第68-69页
   ·创新点第69页
   ·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研究生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320吨矿车油气悬架系统及行走机构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