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情绪性质与情绪调节策略对知晓感(FOK)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8页
   ·FOK概念与研究范式第12-13页
     ·RJR 范式第12-13页
     ·Game-show 范式第13页
   ·FOK主要研究指标第13-14页
   ·FOK理论机制第14-17页
     ·Target Strength Account(目标强度理论)第15页
     ·Heuristic-Based Accounts(启发式理论)第15-17页
     ·Competition Hypothesis(竞争性假说)第17页
   ·FOK判断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任务变量第17页
     ·策略变量第17-18页
     ·个体变量第18页
   ·情绪与情绪调节第18-22页
   ·情绪调节对认知影响的理论模型第22-24页
     ·自动加工理论第22页
     ·注意资源分配模型第22-23页
     ·调节的损耗模型第23-24页
     ·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第24页
   ·情绪和情绪调节与元记忆监测第24-28页
3 问题提出第28-30页
4 研究设计第30-48页
   ·实验一:情绪状态对情绪性质词对知晓感判断的影响第30-39页
     ·实验目的与假设第30页
     ·研究方法第30-32页
     ·数据处理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讨论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实验二:负性情绪条件下情绪调节策略对知晓感判断的影响第39-48页
     ·目的与假设第39页
     ·研究方法第39-41页
     ·数据处理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讨论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5 综合讨论第48-51页
   ·不同效价情绪对FOK判断值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第48页
   ·词对的情绪性质对FOK判断值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第48-49页
   ·负性情绪条件下情绪调节策略对FOK判断值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第49页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49-50页
   ·对教育的启示第50-51页
6 总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尴尬情绪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初中生自尊水平和人际注意偏向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