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环保过滤嘴棒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4页 |
| ·卷烟嘴棒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卷烟过滤嘴材料 | 第11-15页 |
| ·纸质 | 第11-12页 |
| ·醋酸纤维 | 第12页 |
| ·聚丙烯纤维 | 第12-13页 |
| ·活性炭纤维 | 第13页 |
| ·改进型醋酸纤维 | 第13-15页 |
| ·其他材料 | 第15页 |
| ·卷烟烟气组成 | 第15-18页 |
| ·主流烟气与侧流烟气 | 第15页 |
| ·总粒相物(TPM)、焦油、烟碱、水分、CO | 第15-16页 |
| ·焦油中的稠环芳烃 | 第16页 |
| ·焦油中的酚类物质 | 第16-17页 |
| ·烟气中的羰基化合物 | 第17页 |
| ·烟气中的含氮类化合物 | 第17页 |
| ·自由基 | 第17-18页 |
| ·气凝胶概述 | 第18-22页 |
| ·气凝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气凝胶的制备 | 第19-21页 |
| ·气凝胶特性及应用 | 第21-22页 |
| ·本课题选择的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烟用植物多糖干凝胶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 第24-40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 ·烟用植物多糖干凝胶制备 | 第25-26页 |
| ·植物多糖干凝胶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 ·主要材料的选择 | 第27-28页 |
| ·植物多糖干凝胶硬度的单因素试验及分析 | 第28-31页 |
| ·植物多糖干凝胶吸阻(压降)的单因素试验及分析 | 第31-35页 |
| ·响应面曲面法优化制备条件及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植物多糖干凝胶性能表征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 ·宏观形态 | 第41页 |
| ·密度测定 | 第41页 |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1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 | 第41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41页 |
| ·水蒸气吸附平衡和硬度、弹性变化曲线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 ·宏观形态 | 第42页 |
| ·密度 | 第42-43页 |
| ·微观形态 | 第43-44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 | 第44-46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46-47页 |
| ·水蒸气吸附平衡和硬度、弹性变化曲线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新型过滤嘴棒的物理指标及降焦减害效果 | 第51-68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9页 |
| ·新型过滤嘴棒卷烟的制作过程 | 第52页 |
| ·新型卷烟物理指标检测 | 第52页 |
| ·降焦减害效果的测定 | 第52-58页 |
| ·新型卷烟过滤嘴生物降解性能 | 第58页 |
| ·新型过滤嘴卷烟的感官评定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 ·物理指标 | 第59-60页 |
| ·降焦减害效果 | 第60-65页 |
| ·生物降解性能 | 第65-66页 |
| ·感官评定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实验结论 | 第68-69页 |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