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董事会特征与R&D支出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 ·本文框架 | 第14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 ·高新技术企业 | 第16页 |
| ·R&D | 第16-17页 |
| ·董事会特征 | 第17-18页 |
| ·董事会职能 | 第18-19页 |
| ·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0页 |
| ·技术创新动力理论 | 第20-21页 |
| 3 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 ·企业 R&D 投资的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 ·董事会激励性特征对 R&D 投资的影响 | 第23页 |
| ·董事会人力资本对 R&D 投资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董事受教育水平对 R&D 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董事职业背景对 R&D 支出的影响 | 第24页 |
| ·董事会独立性特征对 R&D 的影响 | 第24-26页 |
| ·独立董事对 R&D 支出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对 R&D 支出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简要评述 | 第26-27页 |
| 4 理论分析与假设 | 第27-32页 |
| ·研究模型构建 | 第27-28页 |
| ·董事会持股比例对 R&D 投资的影响 | 第28页 |
| ·董事会人力资本特征对 R&D 投资的影响 | 第28-30页 |
| ·董事会独立性对 R&D 投资的影响 | 第30-32页 |
| 5 研究设计 | 第32-40页 |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2页 |
| ·变量定义 | 第32-35页 |
| ·被解释变量(R&Ds) | 第32页 |
| ·解释变量 | 第32-33页 |
| ·控制变量 | 第33-35页 |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 ·调节效应分析 | 第37-38页 |
| ·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38-39页 |
| ·稳健性检验 | 第39-40页 |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0-46页 |
| ·研究结论 | 第40-42页 |
| ·董事会持股有利于研发投入 | 第40页 |
| ·董事会的受教育水平对研发有正向影响 | 第40-41页 |
| ·职业背景不同的董事会对研发的影响不同 | 第41页 |
| ·两职分离有利于 R&D 投入 | 第41页 |
| ·独立董事比例适度提高有利于 R&D 投入 | 第41-42页 |
| ·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 ·强化董事会的作用以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 第42页 |
| ·加大董事会激励力度 | 第42-43页 |
| ·选拔董事时注重董事的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 | 第43页 |
| ·董事长与总经理应该两职分离 | 第43页 |
| ·推广独立董事制度 | 第43-44页 |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