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来源及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第11-15页 |
·选题的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对象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技术框架 | 第16-18页 |
·文献阅读及资料解析 | 第16-17页 |
·现状实地调查研究与归纳分析相结合 | 第17页 |
·论文技术路线(整体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 | 第18-32页 |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24页 |
·山水城市 | 第18页 |
·历史城区 | 第18-19页 |
·色彩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孟塞尔色彩体系 (MuselLSenSystem) | 第20-21页 |
·中国建筑色卡 | 第21页 |
·城市色彩地理学 | 第21-22页 |
·城市色彩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城市色彩主旋律 | 第23-24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24-26页 |
·城市色彩规划在中国的发展 | 第24页 |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24-25页 |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 | 第25-26页 |
·国内外城市案例分析 | 第26-31页 |
·国外城市案例分析 | 第26-28页 |
·国内城市案例分析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滁州市历史城区色彩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2-52页 |
·滁州市概况 | 第32-35页 |
·地理区位 | 第32-33页 |
·历史文化形象定位 | 第33-35页 |
·城市空间结构 | 第35页 |
·城市性质 | 第35页 |
·滁州市历史城区现状调查 | 第35-40页 |
·调查内容 | 第35-36页 |
·调查方法 | 第36-38页 |
·自然景观琅琊山风景区色彩现状提取色分析 | 第38-40页 |
·山体与城市交界面现状色彩提取及分析 | 第40-42页 |
·历史城区内主要道路沿线城市建筑景观色彩现状提取及分析 | 第42-45页 |
·历史城区内主要道路沿线城市建筑景观色彩现状提取 | 第42-44页 |
·历史城区主干道色彩分析 | 第44-45页 |
·历史城区建筑色彩调研分析 | 第45-50页 |
·不同时期代表性建筑单体分析 | 第45-47页 |
·代表性历史建筑重点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与滁州市历史城区相关的城市规划解读及影响滁州市历史城区色彩因素分析 | 第52-58页 |
·与滁州市历史城区相关的城市规划解读 | 第52-53页 |
·滁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 | 第52页 |
·滁州市老城区保护与更新综合规划 | 第52-53页 |
·打造“大滁城”山水旅游城市专题规划 | 第53页 |
·影响滁州市历史城区城市色彩的因素 | 第53-56页 |
·自然环境 | 第53-54页 |
·人工环境 | 第54页 |
·人文环境 | 第54页 |
·色彩的基本属性与城市色彩的关系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滁州市历史城区色彩体系控制及实施与管理 | 第58-72页 |
·滁州市历史城区色彩体系控制原则 | 第58-60页 |
·总体策略的制定 | 第58页 |
·突显山水城市中的原生态色彩美原则 | 第58页 |
·山水城市色彩构成整体和谐原则 | 第58-59页 |
·传承和发扬山水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 第59-60页 |
·滁州市历史城区色彩体系控制 | 第60-67页 |
·明确城市色彩“主旋律” | 第60页 |
·制定城市初级总色谱 | 第60页 |
·明度和彩度控制 | 第60-61页 |
·历史城区色彩分区控制 | 第61-67页 |
·山水城市历史城区城市色彩规划的实施管理 | 第67-68页 |
·山水城市历史城区城市色彩规划实施 | 第67-68页 |
·山水城市历史城区城市色彩规划管理 | 第68页 |
·滁州市在城市上色彩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及成果 | 第68-71页 |
·滁州市在城市上色彩工作中的经验做法 | 第68-69页 |
·主要实践成果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