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的纪念性建筑探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现状与问题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概念辨析:纪念性与当代语境 | 第15-39页 |
·纪念性 | 第15-21页 |
·纪念与纪念性 | 第15-17页 |
·纪念性建筑 | 第17-20页 |
·建筑纪念性 | 第20-21页 |
·当代语境 | 第21-28页 |
·语境与当代性 | 第21-23页 |
·现代性 | 第23-28页 |
·纪念性建筑的当代现象 | 第28-38页 |
·多样性的表达 | 第28-33页 |
·多义性的解读 | 第33-35页 |
·恒定的主题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纪念性建筑的群体意象 | 第39-67页 |
·群体意象 | 第39-42页 |
·展现为文化的群体意象 | 第39-40页 |
·文化的比较形态学 | 第40-42页 |
·“同时代的”纪念性建筑 | 第42-47页 |
·前文化阶段 | 第42-43页 |
·文化阶段 | 第43-46页 |
·文明阶段 | 第46-47页 |
·纪念性建筑的文化象征 | 第47-65页 |
·埃及文化 | 第49-52页 |
·印度文化 | 第52-54页 |
·中国文化 | 第54-59页 |
·希腊文化 | 第59-60页 |
·阿拉伯文化 | 第60-62页 |
·西方文化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纪念性建筑的个体意象 | 第67-95页 |
·个体意象 | 第67-68页 |
·展现为理念的个体意象 | 第67页 |
·理念、风格与流派 | 第67-68页 |
·纪念性建筑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 第68-76页 |
·浪漫主义 | 第68-70页 |
·实例分析 | 第70-76页 |
·纪念性建筑中的理性主义倾向 | 第76-84页 |
·理性主义 | 第76-78页 |
·实例分析 | 第78-84页 |
·纪念性建筑中的解构主义倾向 | 第84-92页 |
·解构主义 | 第84-85页 |
·实例分析 | 第85-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第5章 纪念氛围的营造方式 | 第95-103页 |
·凝神——意义显现的前奏 | 第95-97页 |
·重力 | 第95-96页 |
·动力 | 第96-97页 |
·当下性——纪念主体的在场化 | 第97-100页 |
·写实 | 第97-98页 |
·写意 | 第98-100页 |
·沟通——显现中的意义 | 第100-102页 |
·光与影 | 第100-101页 |
·自然景观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