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绪论第10-20页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一) 三网融合第12-13页
  (三) 产业融合第13页
  (四) 政府规制第13页
  (五) 本文研究的规制体系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评述第14-18页
  (一) 国外三网融合的两种监管模式第14-15页
  (二) 国外三网融合的规制运营商防止垄断的经验第15页
  (三) 国内研究观点及现行规制模式第15-16页
  (四) 前期研究的评述第16-18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一) 整体研究思路第18页
  (二) 主要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一章 “三网融合”的背景和发展进程第20-29页
 第一节 “三网融合”的背景第20-23页
  一、 电信网的发展第20页
  二、 有线电视网的发展第20-21页
  三、 互联网的发展第21-22页
  四、 三网融合的背景第22-23页
 第二节 世界三网融合发展情况第23-25页
  一、 美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第23-24页
  二、 加拿大三网融合的发展第24-25页
  三、 英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第25页
 第三节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及政府规制进程第25-29页
  一、 第一阶段冰冻期第25-26页
  二、 第二阶段破冰期第26-27页
  三、 第三阶段推进期第27-29页
第二章 我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情况第29-44页
 第一节 试点城市介绍及案例选择第29-30页
  一、 我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介绍第29-30页
  二、 试点案例的选择第30页
 第二节 上海市试点发展情况第30-33页
  一、 上海市在三网融合试点中的位置第30-31页
  二、 上海市三网融合主体情况第31页
  三、 上海市融合发展情况第31-33页
 第三节 江苏省试点发展情况第33-39页
  一、 江苏省在三网融合试点中的位置第33-34页
  二、 江苏省三网融合主体简介第34-35页
  三、 江苏省融合发展情况第35-39页
 第四节 目前试点城市暴露问题第39-44页
  一、 监管主体交错问题第39-40页
  二、 三网融合的焦点问题第40-41页
  三、 网络重复建设问题第41-42页
  四、 广电网络整合问题第42页
  五、 网络发展失衡问题第42-43页
  六、 网络公众服务问题第43-44页
第三章 国外三网融合的政府规制第44-49页
 第一节 监管机构及模式第44-47页
  一、 混业监管模式第44页
  二、 分业监管模式第44-45页
  三、 两种模式分析第45-47页
 第二节 三网融合客体及服务规制第47-49页
  一、 美国三网融合中运营商规制第47-48页
  二、 英国三网融合中运营商规制第48页
  三、 加拿大三网融合中运营商规制第48-49页
第四章 国内三网融合的政府规制建议第49-61页
 第一节 监管模式选择第49-50页
  一、 目前三网融合监管主体交错第49页
  二、 我国监管机构建议第49-50页
 第二节 网络重复建设问题及网络定位第50-53页
  一、 网络重复建设及网络定位问题第50-51页
  二、 网络重复建设及网络定位建议第51-53页
 第三节 宽带发展及网间结算规制第53-59页
  一、 目前网络发展及宽带资源垄断问题第53-54页
  二、 目前互通问题和网间结算问题第54-55页
  三、 宽带网络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第55-57页
  四、 宽带发展及网间结算建议第57-59页
 第四节 互联网公众服务规制第59-61页
  一、 网络的公众服务问题第59页
  二、 网络的公众服务规制第59-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4页
 一、 研究结论第61-62页
  (一) 明确监管主体第61页
  (二) 监管客体规制第61页
  (三) 公共服务规制第61-62页
 二、 不足之处第62-63页
  (一) 本文没有研究电信法律体系构建部分第62页
  (二) 本文重点研究三网融合中电视和家庭宽带第62页
  (三) 部分建议实现难度较大第62-63页
 三、 三网融合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补偿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层公安机关提升管理效能研究--以中山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