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补偿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一、 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途径第10-12页
  二、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理论及政策依据第12-14页
  三、 满意度模型指标体系第14-18页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一、 研究内容第18-19页
  二、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0-22页
  一、 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 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22-35页
 第一节 城镇化及对农民的影响第22-28页
  一、 城镇化的内涵第22页
  二、 城镇化的途径及进程第22-27页
  三、 城镇化与农民土地的相关性分析第27-28页
 第二节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理论概述第28-31页
  一、 失地农民的界定第28页
  二、 安置补偿的涵义及标准第28-29页
  三、 安置补偿的主体及途径第29-30页
  四、 加强安置补偿对失地农民的重要意义第30-31页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中失民农民安置补偿的政策依据第31-33页
  一、 法律依据第31-32页
  二、 政策规定第32-33页
 第四节 失民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模型选取及其适用性分析第33-35页
  一、 模型选取依据第33-34页
  二、 模型适用性分析第34-35页
第三章 实证研究:安置补偿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35-54页
 第一节 安置补偿满意度模型构建第35-40页
  一、 Logistic 模型变量的选择第35-37页
  二、 Logistic 模型估计第37-38页
  三、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第38-40页
 第二节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现状第40-45页
  一、 被征地农民失地情况第40-42页
  二、 征地安置补偿情况第42-43页
  三、 就业安置情况第43-44页
  四、 社保安置情况第44-45页
 第三节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存在的问题第45-49页
  一、 安置方式单一,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第45-46页
  二、 法律意识薄弱,政府安置补偿信息渠道不畅通第46-47页
  三、 征地赔偿有失公平,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处境被动第47-48页
  四、 农民自身文化程度低,再就业中政府起的作用小第48页
  五、 市民化及社会适应度低,缺乏归属感第48-49页
 第四节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第49-54页
  一、 性别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的影响第50页
  二、 年龄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的影响第50-51页
  三、 受教育程度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的影响第51页
  四、 收入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的影响第51-52页
  五、 安置补偿方式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的影响第52-54页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政策建议第54-62页
 第一节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自身能力第54-55页
 第二节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缓解农民失地的后顾之忧第55-56页
 第三节 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实行多样化的补偿第56-58页
 第四节 提高失地农民收入水平,保证其长足收益第58-59页
 第五节 加强各种配套机制建设,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第59-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2-63页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70页
 A.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调查问卷第67-69页
 B.访谈提纲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府管理服务模式研究--以玉溪高新区为例
下一篇: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政府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