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图像轮廓提取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轮廓提取方法 | 第8-11页 |
·图像轮廓提取算法的加速情况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组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Pb 轮廓提取算法 | 第13-21页 |
·Pb 算法整体介绍 | 第13页 |
·色彩空间转换 | 第13-14页 |
·梯度计算 | 第14-18页 |
·核密度估计 | 第16-17页 |
·纹理基元 | 第17-18页 |
·特征融合及优化 | 第18-20页 |
·单一尺度 | 第18页 |
·多尺度 | 第18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18-19页 |
·非极大值抑制 | 第19-20页 |
·算法性能评价指标(F) | 第20页 |
·本章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算法并行性分析 | 第21-25页 |
·并行计算模型 | 第21-22页 |
·Pb 算法中的并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Pb 算法的硬件优化与设计 | 第25-43页 |
·FPGA 概述与设计技巧 | 第25-27页 |
·FPGA 概述 | 第25-26页 |
·FPGA 设计技巧 | 第26-27页 |
·硬件设计整体结构 | 第27-28页 |
·色彩空间转换硬件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梯度计算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9-38页 |
·核密度估计 | 第29-30页 |
·梯度计算窗口硬件结构 | 第30-31页 |
·直方图统计硬件结构 | 第31-33页 |
·χ2差分直方图硬件结构 | 第33-34页 |
·亮度和颜色梯度计算的总结构 | 第34-35页 |
·纹理梯度计算硬件设计 | 第35-38页 |
·特征融合与优化硬件设计 | 第38-41页 |
·逻辑回归模型硬件设计 | 第38-39页 |
·最小二乘法矩阵相乘设计 | 第39-40页 |
·非极大值抑制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本章总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Pb 算法的 FPGA 实现 | 第43-55页 |
·实验环境 | 第43-45页 |
·硬件实验测试平台 | 第43-44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色彩空间转换 | 第45-46页 |
·梯度计算 | 第46-47页 |
·特征融合 | 第47-48页 |
·系统性能和资源消耗 | 第48-49页 |
·计算准确性 | 第49-50页 |
·bins 可调性 | 第50-52页 |
·可扩展性 | 第52-53页 |
·IP 核封装 | 第53-54页 |
·本章总结 | 第54-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