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4-31页 |
1 进化心理学的兴起 | 第14-18页 |
2 进化心理学受到的批评与质疑 | 第18-24页 |
3 争论背后的深层原因 | 第24-29页 |
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论述思路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进化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 第31-66页 |
1 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渗透 | 第32-49页 |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 | 第32-37页 |
·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现代综合 | 第37-42页 |
·习性学与社会生物学运动 | 第42-49页 |
2 进化思想在心理学领域的演变 | 第49-61页 |
·机能主义心理学 | 第50-55页 |
·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 | 第55-59页 |
·认知革命与进化论的回归 | 第59-61页 |
3 关于心理学危机的大讨论 | 第61-66页 |
第三章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构架 | 第66-105页 |
1 心理结构论:心理适应器理论 | 第66-87页 |
·心理模块理论 | 第66-71页 |
·瑞士军刀模型 | 第71-81页 |
·海量模块理论 | 第81-83页 |
·心理适应器理论 | 第83-87页 |
2 心理过程论:达尔文算法 | 第87-94页 |
·计算与表征理论 | 第87-89页 |
·达尔文算法的内涵 | 第89-94页 |
3 研究方法论:逆向工程法 | 第94-105页 |
·从功能到结构的方法论逻辑 | 第94-98页 |
·逆向工程法 | 第98-99页 |
·多水平分析法 | 第99-105页 |
第四章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贡献 | 第105-116页 |
1 从常识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 | 第106-107页 |
2 从“硬件无关紧要”到对大脑的回归 | 第107-109页 |
3 对“先天—后天”二分法的重塑 | 第109-112页 |
4 对相对主义和文化主义心理观的驳斥 | 第112-116页 |
第五章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 | 第116-144页 |
1 对心理适应器理论的批评 | 第116-129页 |
·对模块的限定标准模糊不清 | 第116-119页 |
·对领域一般性心理机制的看法前后矛盾 | 第119-122页 |
·心理适应器具有动态发展性 | 第122-125页 |
·模块之间的个体差异 | 第125-127页 |
·模块的分化与层级问题 | 第127-129页 |
2 对达尔文算法的批评 | 第129-135页 |
·计算主义难题 | 第129-130页 |
·心理的语义与意向性问题 | 第130-133页 |
·还原论的困境 | 第133-135页 |
3 对逆向工程法的批评 | 第135-144页 |
·功能与结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 第136-137页 |
·静态模块观的方法论困境 | 第137-140页 |
·研究假设缺乏合理的操作化程序 | 第140-142页 |
·研究技术的单一化 | 第142-144页 |
第六章 超越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 | 第144-166页 |
1 视角而非范式 | 第144-147页 |
2 古人类学与认知人类学 | 第147-155页 |
·弥补缺失的环节 | 第147-149页 |
·寻找“原始思维” | 第149-151页 |
·研究范例 | 第151-155页 |
3 走向进化认知神经科学 | 第155-158页 |
4 具身认知理论与第二代认知科学 | 第158-166页 |
·具身认知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基本主张 | 第159-161页 |
·具身认知与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异同 | 第161-163页 |
·具身性与适应性的互补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4页 |
后记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