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病毒山东流行株分子演化及抗原性变异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清单 | 第10-11页 |
插表清单 | 第11-12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新城疫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 | 第13-37页 |
·概述 | 第13-15页 |
·病原学 | 第15页 |
·形态学结构和化学组成 | 第15-16页 |
·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 | 第16-18页 |
·毒株分类 | 第18-20页 |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 第20-26页 |
·病毒的复制与转录 | 第26-28页 |
·遗传演变 | 第28-30页 |
·致病性分子基础 | 第30-33页 |
·新城疫疫苗 | 第33-34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实验设计 | 第34-36页 |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第二章 不同宿主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37-42页 |
·前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结果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新城疫分离毒株的蚀斑纯化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42-50页 |
·前言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结果 | 第44-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新城疫病毒F和HN基因序列分析 | 第50-76页 |
·前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结果 | 第52-73页 |
·讨论 | 第73-76页 |
第五章 新城疫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 第76-91页 |
·前言 | 第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结果 | 第79-89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第六章 新城疫分离毒株抗原性分析 | 第91-104页 |
·前言 | 第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4页 |
·结果 | 第94-102页 |
·讨论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个人简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