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兴趣教学研究--以《生活与哲学》课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二) 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兴趣教学概述 | 第13-17页 |
(一) 兴趣与教学 | 第13-14页 |
(二) 兴趣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第14页 |
(三) 兴趣与学生快乐学习 | 第14-15页 |
(四) 兴趣教学法的价值功能 | 第15-17页 |
1. 动机孕育 | 第15页 |
2. 发展方向培养 | 第15-16页 |
3. 创新力激发 | 第16-17页 |
二 兴趣教学可行性分析 | 第17-21页 |
(一) 兴趣教学与教材特点 | 第17-18页 |
1. 时代特色 | 第17页 |
2. 生活化、实用性特征 | 第17-18页 |
(二) 兴趣教学与高中生心理特点 | 第18-19页 |
1. 独立性 | 第18页 |
2. 逆反心理 | 第18-19页 |
(三) 兴趣教学与新课改要求 | 第19-21页 |
1. 兴趣教学与教材知识性 | 第19页 |
2. 兴趣教学与素质教育理念 | 第19-21页 |
三 兴趣教学实践 | 第21-28页 |
(一)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 第21-22页 |
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 第21页 |
2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 第21-22页 |
(二) 案例教学应用 | 第22-23页 |
1. 案例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地位 | 第22页 |
2. 案例的使用原则 | 第22-23页 |
(三) 课堂语言艺术应用 | 第23-24页 |
1. 凝练 | 第23页 |
2. 幽默 | 第23-24页 |
(四) 教学导入应用 | 第24页 |
(五) 学生成就应用 | 第24-28页 |
1. 归纳结课法 | 第24-25页 |
2. 结课练习 | 第25-28页 |
四 兴趣教学实践反思 | 第28-33页 |
(一) 固化知识基础 | 第28页 |
1. 追踪时代 | 第28页 |
2. 亲和社会 | 第28页 |
(二) 强化教学能力 | 第28-29页 |
1. 强化教学设计能力 | 第29页 |
2 强化教学实践能力 | 第29页 |
(三) 提升教学实效 | 第29-33页 |
1. 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 第30页 |
2. 创设科学教学情境 | 第30-31页 |
3. 鼓励参与性学习 | 第31页 |
4. 引导探究性学习 | 第31-32页 |
5. 创设激励机制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