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古代戏曲论文

元代杂剧教化思想初探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言第9-17页
 (一)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三)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5-17页
一、 元杂剧产生和繁荣的背景第17-24页
 (一)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17-19页
 (二) 开放、宽松的思想文化政策第19-21页
 (三) 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成熟第21-24页
二、 忠孝节烈的伦理教化第24-46页
 (一) 忠臣智士第24-31页
  1. 忠君爱国第24-27页
  2. 谏言荐能第27-29页
  3. 智勇双全第29-31页
 (二) 贤母孝子第31-39页
  1. 父母贤达第31-34页
  2. 子女孝顺第34-37页
  3. 兄友弟恭第37-39页
 (三) 节烈妇女第39-46页
  1. 坚贞不屈第39-41页
  2. 聪慧勇敢第41-43页
  3. 大胆追爱第43-46页
三、 公正信义的道德教化第46-57页
 (一) 清官能吏第46-50页
  1. 公正廉洁第46-48页
  2. 为民请命第48-50页
 (二) 守信义士第50-57页
  1. 正义守信第50-52页
  2. 舍生取义第52-54页
  3. 替天行道第54-57页
四、 因果报应与鬼神天命的警世教化第57-68页
 (一) 善恶果报第57-61页
 (二) 神鬼天命第61-68页
  1. 神祗鬼魂第61-63页
  2. 特殊征兆第63-65页
  3. 命中注定第65-68页
五、 元杂剧教化思想的意义第68-83页
 (一) 讽喻官场腐败第68-75页
  1. 昏君无道第68-70页
  2. 奸臣为恶第70-72页
  3. 贪官污吏第72-75页
 (二) 反映社会黑暗第75-83页
  1. 恃强凌弱第75-78页
  2. 风俗败坏第78-80页
  3. 儒生落魄第80-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后记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南子》的文学性研究
下一篇:李德林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