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图目录第16-17页
表目录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8-27页
  一、 体系化追求:百年写作课程的基本取向第18-20页
  二、 体系化写作课程的基本特征与弊端第20-22页
  三、 对写作课程体系化取向的追问与反思第22-27页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第27-40页
  一、 微型课程概述第27-33页
  二、 微型化写作课程构想第33-4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第40-45页
  一、 研究的问题第40页
  二、 关键术语界定第40-42页
  三、 研究方法第42-43页
  四、 研究步骤第43-44页
  五、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44-4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45-63页
 第一节 体系化写作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第45-55页
  一、 体系化写作课程的建构第45-48页
  二、 体系化写作教材的建设第48-52页
  三、 学者对体系化写作课程的反思第52-54页
  四、 基本结论第54-55页
 第二节 国外写作课程与教材的借鉴第55-57页
  一、 国外写作课程的基本观念第55-56页
  二、 国外写作教材的基本特征第56-57页
 第三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雏形第57-63页
  一、 传统写作中的“属对”案例第59-60页
  二、 “空间描写”案例第60-61页
  三、 国外“微型写作”案例第61-63页
第三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第63-88页
 第一节 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必要性第63-70页
  一、 写作的情境化特征需要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第63-65页
  二、 写作的非线性特征需要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第65-66页
  三、 写作的“问题解决”特征需要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第66-70页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学习理论基础第70-80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70-74页
  二、 微型学习理论第74-78页
  三、 认知负荷学习理论第78-80页
 第三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课程理论基础第80-87页
  一、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第81-83页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第83-85页
  三、 微型课程理论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四章 写作学情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第88-116页
 第一节 写作学情的要素及特征第88-93页
  一、 写作学情的要素第88-91页
  二、 写作学情的特征第91-93页
 第二节 写作学情的分析框架第93-104页
  一、 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分析写作学情第94-100页
  二、 结合具体学习过程分析写作学情第100-101页
  三、 写作学情的二维分析框架第101-104页
 第三节 写作学情的分析方法第104-115页
  一、 分析学生写作样本第105-107页
  二、 使用量表分析第107-108页
  三、 采用扎根式研究法第108-112页
  四、 应用数据分析技术第112-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基于学习需求确定课程目标第116-130页
 第一节 目标确定的依据第116-123页
  一、 依学情确定目标的必要性第116-117页
  二、 依学情确定目标的案例分析第117-123页
 第二节 目标确定的三条路径第123-129页
  一、 悬置“多维学情”定目标第123-125页
  二、 凸显“相关学情”定目标第125-126页
  三、 定点“单一学情”定目标第126-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六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内容开发的原则与路径第130-172页
 第一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内容的开发第130-145页
  一、 写作课程内容概念的界定第130-132页
  二、 写作课程内容的开发第132-138页
  三、 微型化写作课程内容开发的原则与策略第138-145页
 第二节 依据目标开发课程内容的三条路径第145-165页
  一、 依据内容目标开发课程内容第146-151页
  二、 依据能力目标开发课程内容第151-154页
  三、 依据活动目标开发课程内容第154-165页
 第三节 依据学情开发课程内容的两条路径第165-171页
  一、 从学情的“内容维度”开发课程内容第165-169页
  二、 从学情的“过程维度”开发课程内容第169-171页
 本章小结第171-172页
第七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学习支架的设置第172-215页
 第一节 写作学习支架的特征、功能与类型第172-188页
  一、 写作学习支架的特征第172-175页
  二、 写作学习支架的功能第175-178页
  三、 写作学习支架的类型第178-188页
 第二节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原则、路径、时机与方式第188-205页
  一、 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原则第188-190页
  二、 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路径第190-195页
  三、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时机第195-201页
  四、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方式第201-205页
 第三节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案例研究第205-214页
  一、 有效说服支架第205-209页
  二、 故事构思支架第209-210页
  三、 采访调查支架第210-214页
 本章小结第214-215页
第八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第215-237页
 第一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原则与特征第215-219页
  一、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原则第215-217页
  二、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特征第217-219页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内部组织第219-222页
  一、 由单一内容支撑目标的组织形式第220-221页
  二、 由多个内容支撑目标的组织形式第221-222页
 第三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之间的组织方式第222-236页
  一、 散点式组织第222-225页
  二、 连锁式组织第225-231页
  三、 辐射式组织第231-233页
  四、 网络式组织第233-236页
 本章小结第236-237页
结语第237-240页
参考文献第240-251页
附录第251-261页
后记第261页

论文共2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子語類》語言思想研究
下一篇:《世说新语》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