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融资担保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6页 |
·融资担保相关理论 | 第11-14页 |
·融资担保交易成本理论 | 第11页 |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 | 第11-12页 |
·信号传递与资信评价担保理论 | 第12-13页 |
·关系贷款理论 | 第13页 |
·国内学者的实务研究 | 第13-14页 |
·再担保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再保险理论 | 第14页 |
·再贷款理论 | 第14-15页 |
·再担保与再保险、再贷款的比较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再担保运营模式及其借鉴 | 第16-23页 |
·国外典型融资再担保运营模式 | 第16-18页 |
·日本的两层保障和自动再担保模式 | 第16-17页 |
·韩国的再担保模式 | 第17页 |
·德国的再担保风险分担模式 | 第17-18页 |
·美国的政府专职机构再担保模式 | 第18页 |
·国内融资再担保运营模式 | 第18-21页 |
·江苏模式 | 第18-19页 |
·广东模式 | 第19-20页 |
·北京模式 | 第20页 |
·深圳模式 | 第20-21页 |
·国内外融资再担保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及担保现状 | 第23-27页 |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现状 | 第23-24页 |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23页 |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23页 |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 | 第23-24页 |
·东北地区担保行业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五章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设计 | 第27-37页 |
·构建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担保机构的需求 | 第27-28页 |
·银行金融机构的需求 | 第28页 |
·构建目标和原则 | 第28-30页 |
·构建目标 | 第28页 |
·构建原则 | 第28-30页 |
·再担保体系框架 | 第30-32页 |
·再担保体系构成 | 第30-31页 |
·再担保体系形成机制 | 第31-32页 |
·再担保体系运行机制构建 | 第32-34页 |
·管控机制 | 第32-33页 |
·协调机制 | 第33-34页 |
·补偿机制 | 第34页 |
·再担保体系信用信息库与连接机制的构建 | 第34-37页 |
·构建目标 | 第35页 |
·系统规划 | 第35-36页 |
·构建步骤和途径 | 第36页 |
·信息系统构成 | 第36-37页 |
第六章 再担保体系有效运作的建议 | 第37-39页 |
·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37-38页 |
·体系内担保机构的问题 | 第37页 |
·区域内银行的问题 | 第37页 |
·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的自身问题 | 第37-38页 |
·相关预防建议 | 第38-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