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3-18页
     ·氧化钴锂(LiCoO_2)正极材料第14-15页
     ·氧化镍锂(LiNiO_2)正极材料第15-16页
     ·氧化锰锂(LiMn_2O_4)正极材料第16页
     ·磷酸铁锂(LiFePO_4)正极材料第16-17页
     ·Li-Ni-Co-Mn-O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第17-18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碳基负极材料第18-19页
     ·金属锡及锡氧化物第19页
     ·硅基负极材料第19-20页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第20-27页
     ·锂硫二次电池结构和其工作原理第20-21页
     ·锂硫电池面临的问题第21-22页
     ·碳硫复合材料第22-23页
     ·导电高分子与硫复合材料第23-24页
     ·有机电解液研究第24-26页
     ·负极保护第26页
     ·粘结剂研究第26-27页
   ·本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思路第27-3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0-36页
   ·实验用原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实验用主要化学药品第30页
     ·实验仪器第30-31页
   ·材料的合成第31-32页
     ·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碳纤维第31页
     ·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1-32页
     ·Li_2S_x系列样品制备及Li_2S的碳包碳第32页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第32-33页
     ·物相分析第32页
     ·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第32页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32页
     ·热重分析第32-33页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33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36页
     ·电极制备和电池装配第33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36页
第三章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碳纤维及不同制备参数对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6-46页
   ·引言第36页
   ·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中空碳纤维第36-39页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碳纤维对S电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9-42页
     ·XRD分析第39页
     ·循环伏安特性第39-42页
   ·S-C_3电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碳化温度对碳纤维结构及不同硫含量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6-58页
   ·引言第46页
   ·不同碳化温度对碳纤维结构的影响第46-50页
     ·不同碳化温度对碳纤维形貌的影响第46-48页
     ·不同碳化温度下碳纤维的结构第48-50页
   ·不同碳化温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0-54页
     ·充放电曲线第50-51页
     ·循环伏安特性第51-52页
     ·交流阻抗谱分析第52-53页
     ·循环曲线第53-54页
   ·不同硫含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Li_2S的合成方法以及PVDF碳化包覆对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8-66页
   ·引言第58页
   ·球磨法制备纳米Li_2S第58-60页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实验过程演示图第58-59页
     ·以LiH与S作为前驱体球磨法制备Li2Sx的可行性讨论第59-60页
   ·不同碳化温度下的碳包覆对电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0-64页
     ·PVDF包覆对Li_2S结构的影响第60-62页
     ·不同碳化温度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铁氧化物的制备及复合化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