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私营企业论文

政治生态视域下的民营企业政治行为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一、选题背景第7页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7-9页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7-8页
  (二) 选题的实际意义第8-9页
 三、国内外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及述评第9-14页
  (一) 国外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第9-12页
  (二) 国内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第12-13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4页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第14-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页
  (二)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政治生态系统理论第15-26页
 一、政治生态理论基本内涵第15页
 二、政治生态理论发展脉络及其局限性第15-19页
  (一) 政治生态理论发展脉络第15-19页
  (二) 现有政治生态理论的局限性第19页
 三、政治生态系统分析框架第19-26页
  (一) 理论假设第19-20页
  (二) 政治生态主要原则第20-22页
   1. 整体性原则第20-21页
   2. 开放性原则第21页
   3. 平衡性原则第21页
   4. 协同性原则第21-22页
  (三) 政治生态主体第22页
  (四) 政治生态位第22-23页
  (五) 生态链条第23-24页
  (六) 生态因子第24页
  (七) 政治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第24-26页
第三章 浙江民营政治行为的政治生态系统分析第26-51页
 一、企业政治行为调查和类型第27-30页
  (一) 企业政治行为的调查第27页
  (二) 企业政治行为类型第27-30页
   1. K型和r型企业政治策略行为第27-28页
   2. 正当性政治行为和非正当性政治行为第28-29页
   3. 链条型、准链条型和非链条型政治行为第29-30页
   4. 个体政治行为、种群政治行为和群落政治行为第30页
 二、企业系统结构与其政治行为第30-34页
  (一) 企业家——核心的结构组分第31页
  (二) 专门处理与政府关系的部门第31-33页
  (三) 设立党组织第33-34页
  (四) 成立工会组织第34页
 三、生态因子——影响企业政治行为的环境要素第34-39页
  (一) 所处行业未来经济前景预期第34-35页
  (二) 政策环境第35-36页
  (三) 行业规范第36-37页
  (四) 社会文化因子第37-39页
 四、企业政治生态位第39-42页
  (一) 企业政治生态位宽度第39-41页
  (二) 企业政治生态位重叠度第41-42页
 五、企业政治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第42-45页
 六、企业的成长发育及其政治行为的改变第45-47页
 七、企业政治子系统与政府政治子系统的互动第47-51页
  (一) 线性生态链条第47-50页
  (二) 嵌入性政治行为第50-51页
   1. 公共舆论形成阶段的政治行为:间接影响为主第50页
   2. 政策制定阶段的政治行为:直接影响为主第50-51页
   3. 政策实施阶段的政治行为: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相结合的混合策略行为第51页
第四章 企业政治行为生态化困境第51-55页
 一、非制度性链条过多第51-52页
 二、政治生态系统结构脆弱第52页
 三、社会文化因子的限制第52-54页
 四、行业组织缺乏独立性第54页
 五、政府行为的不规范第54-55页
第五章 企业政治行为的生态化和政治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第55-57页
 一、构建政府与企业间制度性链条第55页
 二、强化政治生态系统结构第55页
 三、促进企业政治行为与社会文化因子的兼容第55-56页
 四、提升行业组织生态位第56页
 五、促进政府运作过程的生态化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1:浙商政治行为调查问卷(浙商版)第63-65页
附录2:浙商政治行为与调查问卷(政府官员版)第65-66页
附录3:浙商政治行为调查问卷(社会公众版)第66-67页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洋画报》之日本形象研究
下一篇:论美国侵权法上的“特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