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传奇的多重世界建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新阶段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前代小说传统的继承 | 第14-17页 |
一、 对六朝志怪的继承和发展 | 第14-16页 |
二、 受唐前史传文学的影响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小说文体意识的成熟 | 第17-21页 |
一、 “有意为小说”时代的开启 | 第18-19页 |
二、 “文备众体”的综合性成就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小说表现方式的完善 | 第21-25页 |
一、 多样化的叙事手法 | 第22-23页 |
二、 成熟的小说语言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丰富的现实世界 | 第25-39页 |
第一节 惊艳的女性群像 | 第26-31页 |
一、 名门闺秀 | 第26-28页 |
二、 风尘女子 | 第28-29页 |
三、 侠义女子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讽时的历史笔触 | 第31-34页 |
一、 历史家的传奇小说 | 第32-33页 |
二、 晚唐逸史故事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真实的爱情生活 | 第34-39页 |
第三章 奇幻的妖魅世界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多彩的妖魅形象 | 第40-45页 |
一、 仙女、龙女形象 | 第40-41页 |
二、 鬼狐形象 | 第41-43页 |
三、 民间神形象 | 第43-44页 |
四、 怪物形象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奇特的神怪环境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曲折的神异情节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幽微的心灵世界 | 第50-59页 |
第一节 情节曲折表意 | 第51-54页 |
第二节 梦境幻化心境 | 第54-59页 |
第五章 时代价值观的多面展示 | 第59-69页 |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独立张扬 | 第60-62页 |
第二节 进取精神与曲折命运 | 第62-64页 |
第三节 转型时代的多重人格 | 第64-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