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与维持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选题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4页
     ·虚拟水及相关概念第15页
     ·虚拟水的量化研究第15-17页
     ·虚拟水战略第17-19页
     ·虚拟水贸易与虚拟水流动第19-21页
     ·水足迹研究第21-22页
     ·虚拟水与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第22-23页
     ·虚拟水视角下的生态研究第23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文献研究法第25页
     ·数学建模法第25页
     ·比较研究法第25页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第25-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结构框架第27-28页
第2章 虚拟水基本理论第28-33页
   ·虚拟水特征第28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8-33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28-29页
     ·自然资源重建理论第29页
     ·资源流动理论第29-30页
     ·资源替代理论第30页
     ·产业关联理论第30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30-31页
     ·外部性理论第31页
     ·弹性理论第31页
     ·制度与制度创新理论第31-33页
第3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分析第33-50页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33-34页
     ·研究方法第33-34页
     ·数据来源第34页
   ·中国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第34-49页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中虚拟水流动格局及成因分析第47-48页
     ·国内区际间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及成因分析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第50-67页
   ·研究模型第50-54页
     ·传统偏离份额模型第50-51页
     ·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第51-52页
     ·本文构建的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第52-53页
     ·最小方差法第53-54页
   ·数据来源第54页
   ·实证分析第54-65页
     ·偏离份额分析第61-63页
     ·最小方差分析第63-64页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农产品虚拟水量变化类型分析第64-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虚拟水视角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第67-74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第67-68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第68页
   ·实证研究第68-72页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第68页
     ·华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结果及分析第68-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研究第74-84页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74-76页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第74页
     ·PLS结构方程第74-75页
     ·数据来源第75-76页
   ·实证分析第76-83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第76页
     ·研究假设第76-77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检验第77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与内敛效度检验第77-78页
     ·模型及假设检验第78-79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分析第79-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7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稳定性研究第84-97页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84-86页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第84页
     ·生态网络中的物质、能量流动信息指标概念第84-85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稳定性模型的构建第85-86页
     ·数据来源第86页
   ·实证分析第86-96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及其网络系统第86-88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系统稳定性及结果分析第88-93页
     ·提高系统网络稳定性措施第93-96页
   ·小结第96-97页
第8章 基于农业生态补偿的虚拟水流动格局维持机制研究第97-107页
   ·农业生态补偿国内外研究回顾第97-98页
   ·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第98-103页
     ·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第98-99页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框架第99页
     ·农业生态补偿主客体第99-100页
     ·农业生态补偿原则第100页
     ·虚拟水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评估研究第100-101页
     ·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及保障体系第101-102页
     ·绩效评价第102-103页
   ·案例分析第103-105页
     ·数据来源第103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下的补偿标准第103-104页
     ·结果分析第104-105页
   ·小结第105-107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11页
   ·主要结论第107-109页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分析第107页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的空间演变趋势分析第107-108页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第108页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108-109页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第109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09-110页
     ·研究方法创新第109页
     ·研究视角创新第109-110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0-111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的量化研究薄弱第110页
     ·虚拟水流动格局稳定性研究薄弱第110页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薄弱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下一篇: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