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以及人文情怀第14页
     ·城市中产阶级需求的大众休闲娱乐文化趋势明显第14页
     ·全民休闲时代的来临,重写城市产业结构的经济格局第14-15页
     ·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与游憩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第15页
     ·我国游憩系统化理论研究不全面第15-16页
     ·人居环境游憩系统的供需平衡面临挑战第16-17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7-2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7-23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3-27页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27-28页
     ·研究框架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第2章 人居环境中的户外游憩理论概述第28-50页
   ·人居环境理论第28-35页
     ·人居环境概论第28-30页
     ·人居环境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第30-32页
     ·人居环境中的游憩系统和游憩空间第32-35页
   ·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论第35-37页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概述以及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基本思想第35-36页
     ·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空间感第36页
     ·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感(场所感知)及场所理论第36-37页
   ·户外游憩相关理论第37-48页
     ·游憩概念及意义第37-40页
     ·城市户外游憩的发展历程第40-44页
     ·城市户外游憩动机、游憩需求以及游憩体验第44-45页
     ·城市户外游憩资源类型及分类第45-46页
     ·城市户外游憩资源的承载力分析第46-47页
     ·城市户外游憩管理第47页
     ·城市户外游憩机会谱(ROS)第47-48页
   ·供需理论及供需平衡第48-50页
     ·经济学概念中的供需理论第48-49页
     ·供需平衡的概念以及供需平衡条件第49-50页
第3章 人居环境中的户外游憩需求的研究第50-80页
   ·人居环境户外游憩需求研究的现实意义第50-52页
     ·人居环境的理想与游憩需求的理想存在一致性第50-51页
     ·游憩功能的完善成为影响当前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第51页
     ·游憩需求的增长推动城市空间的演变第51页
     ·游憩休闲产业对于宜居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第51-52页
     ·游憩文化的形成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第52页
   ·户外游憩的动机研究第52-58页
     ·基于外在驱动力的户外游憩动机第53-54页
     ·基于内在驱动力的户外游憩动机第54-56页
     ·游憩动机与年龄因素分析第56-58页
     ·游憩动机与家庭结构因素分析第58页
   ·户外游憩需求等级第58-59页
   ·户外游憩的需求影响因素以及需求曲线研究第59-73页
     ·城市户外游憩需求增长的基本动力第60-61页
     ·城市户外游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1-69页
     ·城市户外游憩需求曲线以及游憩需求的弹性的研究第69-73页
   ·人文主义地理学视野下的户外游憩需求研究第73-75页
   ·人居环境中游憩需求管理的原则第75-77页
   ·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中游憩需求管理面临的问题第77-80页
     ·游憩需求由单一化向多样性需求转变的困境第77-78页
     ·社会阶层固化带来的游憩需求不均衡现象第78页
     ·城镇蔓延中的游憩空间不足及规划不完善第78-79页
     ·游憩需求的教育引导和政策鼓励不到位第79-80页
第4章 人居环境中的户外游憩机会供给及供需均衡的研究第80-116页
   ·户外游憩机会的供给条件研究第80-89页
     ·户外游憩机会供给的资源条件:户外游憩资源及游憩环境第80-84页
     ·户外游憩机会的主要承载体:游憩空间第84-89页
   ·户外游憩机会的供给者研究第89-96页
     ·户外游憩机会的公共部门提供者第91-93页
     ·户外游憩机会的私营部门提供者第93-94页
     ·户外游憩机会的公益性组织提供者第94-95页
     ·户外游憩机会供给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第95-96页
   ·户外游憩供给的影响因素以及供给曲线分析第96-103页
     ·户外游憩机会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7-100页
     ·城市户外游憩供给函数曲线研究第100-102页
     ·城市户外游憩供给弹性研究第102-103页
   ·基于经济学供需均衡理想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第103-108页
     ·城市户外游憩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形成条件第104页
     ·户外游憩的需求均衡与供给均衡的过程第104页
     ·城市户外游憩供需的变化与均衡量的变动第104-105页
     ·城市户外游憩供需均衡的维持条件——蛛网模型中的动态平衡探索第105-108页
   ·户外游憩供需均衡模式的实践探索第108-111页
     ·游憩需求的管理和引导探索第108-109页
     ·游憩活动的分析管理第109页
     ·游憩资源的承载力分析第109-110页
     ·游憩效益评价研究第110页
     ·游憩供给的协同管理和规划第110页
     ·游憩关联数据的收集及管理第110-111页
   ·管理户外游憩机会供需均衡的外部影响力研究第111-112页
     ·技术和社会科技力量的影响第111页
     ·城市化进行的影响第111页
     ·人口变动和公众教育的影响第111-112页
   ·户外游憩管理过程的主要方法及管理策略第112-114页
     ·城市的的游憩管理过程以及目标第112页
     ·城市户外游憩需求和活动的管理及策略第112页
     ·城市户外游憩资源的承载力分析第112-113页
     ·城市户外游憩活动机会图谱的应用第113页
     ·城市户外游憩效益的管理及评估第113-114页
   ·我国宜居城市进行有效户外游憩管理的启示第114-115页
     ·宜居城市的游憩设计和规划的原则第114页
     ·基于游憩需求的管理体系构建第114-115页
     ·基于游憩资源的管理系统构建第115页
     ·基于游憩活动行为管理的系统构筑第115页
     ·基于游憩效益管理的系统构筑第115页
   ·我国的城市户外游憩供给和管理面临的问题第115-116页
第5章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实证研究第116-146页
   ·大连市户外游憩需求调查的分析第119-125页
     ·大连市主城区居民基于内外游憩动机的需求分析第120-122页
     ·大连市主城区居民游憩成本的支付等级分析第122-123页
     ·大连市主城区居民面对游憩活动中冲击的认识第123-124页
     ·大连市主城区居民对不同游憩地的偏好调查第124-125页
   ·大连主城区户外游憩资源现况第125-131页
     ·大连市的土地资源以及基于土地资源的游憩场所和活动第125-128页
     ·大连市的人工地貌资源及其基础上的游憩机会供给第128页
     ·大连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及规划第128-131页
   ·大连市主城区户外游憩场所调查第131-135页
     ·大连市主城区户外游憩场所第131-135页
   ·大连市户外游憩机会及其提供者调查第135-137页
     ·大连市户外游憩机会提供者: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公益组织第135-137页
   ·连森林动物园实证研究第137-144页
     ·大连森林动物园需求研究第137-139页
     ·大连森林动物园资源及游憩活动行为研究第139-143页
     ·大连森林动物园供需均衡的研究第143-144页
   ·大连市户外游憩供需问题及管理策略第144-146页
     ·户外游憩供需空间的不均衡的策略第144页
     ·大连市不同游憩机会的供给者进行协同管理第144-145页
     ·大连市游憩系统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第145-146页
第6章 结论以及展望第146-150页
   ·户外游憩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展望第146-147页
   ·研究的创新点和总结第147-14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47页
     ·总结第147-148页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的研究思路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附:问卷调查表第158-163页
附: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亚文学的近代化研究--以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为中心
下一篇: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与维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