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6页 |
一、概念界定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以往研究 | 第11-16页 |
(一) 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 | 第11-14页 |
(二) 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社会适应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一) 问卷法 | 第16-17页 |
(二) 访谈法 | 第17页 |
二、研究工具与材料 | 第17页 |
(一) 问卷法 | 第17页 |
(二) 访谈法 | 第17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17-18页 |
四、统计方法 | 第18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18-19页 |
一、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年级差异检验 | 第18-19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19-25页 |
一、社会适应性年级差异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19-25页 |
(一) 幼儿园与小学差别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 第19-22页 |
(二) 儿童自身的发展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 第22-25页 |
第五章 教育建议 | 第25-30页 |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立能力 | 第25-26页 |
二、培养幼儿运动能力 | 第26-27页 |
三、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 第27页 |
四、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 第27-28页 |
五、培养幼儿教师素质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附录1 幼儿杜会适应行为问卷 | 第34-39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