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绿色税制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绿色税制的理论分析 | 第13-23页 |
·绿色税制的概念与界定 | 第13-14页 |
·绿色税制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的循环经济学 | 第14-16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16-17页 |
·“双重红利”理论 | 第17-19页 |
·公用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税收制度优化理论 | 第20-21页 |
·绿色税制的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绿色税制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 第21-22页 |
·绿色税制有助于提高公平和效率 | 第22页 |
·绿色税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22-23页 |
·绿色税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23页 |
3. 欧盟汽车产业绿色税制研究 | 第23-46页 |
·欧盟汽车产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第23-33页 |
·欧盟汽车产业概况 | 第23-28页 |
·德国汽车产业 | 第28-30页 |
·法国汽车产业 | 第30-32页 |
·意大利汽车产业 | 第32-33页 |
·欧盟汽车产业绿色税制分析 | 第33-41页 |
·欧盟绿色税制发展进程 | 第34页 |
·欧盟汽车产业中绿色税制内容 | 第34-39页 |
·德国汽车产业绿色税制分析 | 第39-41页 |
·绿色税制对欧盟汽车产业的影响 | 第41-43页 |
·绿色税制对欧盟汽车产业的直接影响 | 第41-43页 |
·绿色税制对欧盟汽车产业的间接影响 | 第43页 |
·未来欧盟汽车产业绿色税收政策走向 | 第43-46页 |
·汽车碳排放标准更为严格 | 第43-44页 |
·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限定更严格 | 第44页 |
·对新能源汽车的公共投资和税收激励政策会持续增强 | 第44-45页 |
·设置汽车“绿色壁垒” | 第45页 |
·汽车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中的重要生态系统 | 第45-46页 |
4. 欧盟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 第46-56页 |
·我国汽车产业绿色税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我国汽车产业现行的绿色税收政策 | 第46-47页 |
·我国汽车产业绿色税制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欧盟经验对完善中国汽车产业绿色税制的启示 | 第48-50页 |
·我国汽车产业绿色税收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 第48页 |
·政府应当同时注重汽车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 | 第48-49页 |
·依照汽车生产、购置、使用和回收等环节建立完整的汽车产业绿色税制 | 第49页 |
·机动车税费政策改革的重点,应从购置环境向保有和使用环境转移 | 第49-50页 |
·利用绿色税收杠杆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第50页 |
·欧盟经验对我国汽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第50-53页 |
·制定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 第51页 |
·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优化市场布局 | 第51-52页 |
·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网络 | 第52-53页 |
·对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政府应加大对汽车环保技术的投入 | 第54页 |
·利用财税政策引导大众消费节能环保车 | 第54-55页 |
·培育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55页 |
·政府采购节能环保汽车 | 第55页 |
·为节能环保汽车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 第55-56页 |
·制定贸易保护政策 | 第56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对中国汽车产业绿色税制发展的展望 | 第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