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机理的水中矿物油检测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水中油检测方法的发展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水中油检测原理及荧光特性分析 | 第16-28页 |
·荧光产生机理 | 第16-18页 |
·分子吸收光能 | 第16页 |
·分子激发 | 第16-17页 |
·激发态分子的去活化 | 第17-18页 |
·荧光物质特性分析 | 第18-20页 |
·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产率 | 第18页 |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第18-19页 |
·荧光强度与物质结构关系及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荧光检测法在水中油检测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6页 |
·水中矿物油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 第21-23页 |
·激发波长与荧光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荧光检测系统光学部分设计 | 第28-40页 |
·系统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荧光激发光路设计方案 | 第29页 |
·激发光源 | 第29-34页 |
·激发光源的选择 | 第29-31页 |
·光源脉宽调制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光电探测器 | 第34-36页 |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 | 第34-35页 |
·光电二极管的选择 | 第35-36页 |
·滤光片 | 第36-38页 |
·光纤特性及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 DSP 的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0-60页 |
·DSP 芯片的选择 | 第41-43页 |
·TMS320F2812 特性介绍 | 第41-42页 |
·TMS320F2812 特性分析 | 第42-43页 |
·系统电路设计 | 第43-49页 |
·电源电路 | 第44-45页 |
·时钟电路 | 第45-47页 |
·复位电路 | 第47页 |
·键盘模块 | 第47-48页 |
·JTAG 接口 | 第48-49页 |
·前端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第49-57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9-54页 |
·AD 转换模块设计 | 第54-57页 |
·通信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基于小波熵的荧光信号去噪算法 | 第60-74页 |
·小波变换算法 | 第60-63页 |
·小波变换基础 | 第60-61页 |
·MALLAT 算法 | 第61-63页 |
·小波去噪算法原理 | 第63-65页 |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 第63-64页 |
·小波熵阈值去噪原理 | 第64-65页 |
·小波熵去噪分析法在水中油检测信号中的应用 | 第65-66页 |
·算法实验仿真及分析 | 第66-73页 |
·最优小波函数选取实验 | 第66-70页 |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