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三、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 第17-21页 |
一、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 第17-19页 |
(一) 海外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 第17-18页 |
(二) 并购涉及的行业不断拓宽 | 第18页 |
(三) 并购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逐步增长 | 第18-19页 |
(四) 支付方式更加多元化 | 第19页 |
二、 企业并购活动的阶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 | 第21-31页 |
一、 企业在并购前准备阶段面临的风险 | 第21-23页 |
(一) 战略风险 | 第21-22页 |
(二) 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22-23页 |
二、 企业在并购实施阶段面临的风险 | 第23-27页 |
(一) 法律风险 | 第23页 |
(二) 政治风险 | 第23-24页 |
(三) 财务风险 | 第24-26页 |
(四) 技术风险 | 第26-27页 |
三、 企业在并购后整合重组阶段面临的风险 | 第27-30页 |
(一) 经营整合风险 | 第27-28页 |
(二) 文化整合风险 | 第28页 |
(三) 管理整合风险 | 第28页 |
(四) 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 第28-29页 |
(五) 面临整合风险的并购案例分析 | 第29-30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企业并购风险评估 | 第31-39页 |
一、 选择风险评估方法的原则 | 第31-32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模型 | 第32-35页 |
(一) 建立风险因素集合 | 第32页 |
(二)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 第32-34页 |
(三) 建立评价集 | 第34页 |
(四)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第34-35页 |
三、 模糊综合评价在海外并购风险中的实际应用 | 第35-39页 |
(一) 案例背景介绍 | 第35页 |
(二) 运用模糊综合法对案例进行定量分析 | 第35-38页 |
(三) 结论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39-43页 |
一、 并购企业防范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 第39-42页 |
(一) 正确定位,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 第39页 |
(二) 做好尽职调查,全面了解目标企业 | 第39页 |
(三) 了解并购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 | 第39-40页 |
(四) 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的沟通,采取灵活的并购策略 | 第40页 |
(五) 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估价、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 第40页 |
(六) 增加研发投入,培养技术人才 | 第40-41页 |
(七) 平等的对待双方文化,循序渐进的进行文化整合 | 第41页 |
(八) 合理安排员工,充分肯定他的价值和作用 | 第41-42页 |
(九) 优化经营管理模式 | 第42页 |
二、 中国政府应该为企业并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