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抗逆转录因子SNAC1靶基因的分离和功能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名词表第13-14页
1 前言第14-40页
   ·植物在非生物逆境下的应答反应第14-21页
     ·植株和细胞水平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反应第14页
     ·分子水平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反应第14-21页
   ·ROS在植物非生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第21-37页
     ·植物ROS的产生第22-26页
     ·植物ROS的清除机制第26-29页
     ·ROS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双重作用第29-32页
     ·ROS与植物非生物逆境抗性第32-37页
   ·植物SRO蛋白和PP2C研究进展第37-40页
     ·植物SRO蛋白研究进展第37-38页
     ·植物PP2C研究进展第38-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53页
   ·水稻材料第40页
   ·实验所用到的菌株、载体和感受态细胞第40页
   ·水稻内源基因表达量分析的材料准备第40-41页
   ·DNA抽提和突变体基因型检测第41-42页
   ·RNA抽提,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第42页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和转化第42-44页
   ·突变体及转基因植株抗逆性分析第44-46页
     ·苗期抗旱性和耐盐性分析第44页
     ·成株期抗旱性分析第44-45页
     ·苗期低温和高温抗性分析第45页
     ·ABA敏感性分析第45页
     ·氧化胁迫抗性分析第45-46页
     ·紫外线处理抗性分析第46页
   ·转基因植株叶片气孔观测、气孔导度和保卫细胞H202检测第46页
   ·失水速率测定第46-47页
   ·氧化胁迫相关生理测定第47-48页
     ·MDA含量测定第47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47页
     ·ROS清除酶酶活测定第47-48页
     ·DAB染色第48页
     ·H_2O_2定量测定第48页
   ·ABA含量测定第48页
   ·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8-49页
     ·通过遗传转化分析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48-49页
     ·通过瞬时表达分析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49页
     ·逆境胁迫下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9页
   ·酵母单杂交实验第49-50页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第50页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50-51页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第51页
   ·GFP的表达观察第51页
   ·原核表达和PP2C酶活测定第51-5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3-130页
   ·SNAC1候选靶基因的确定及突变体表型初步筛选第53-58页
   ·OsSRO1c在气孔运动调控中的功能分析第58-89页
     ·OsSRO1c受SNAC1的直接调控第58-59页
     ·OsSRO1c表达模式分析第59-63页
     ·OsSRO1c属于SRO蛋白家族第63-66页
     ·ossro1c突变体的获得及鉴定第66-67页
     ·ossro1c-1突变体苗期抗逆性分析第67-72页
     ·OsSRO1c抑制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第72页
     ·OsSRO1c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第72-76页
     ·OsSRO1c调控气孔关闭第76-81页
     ·OsSRO1c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氧化胁迫抗性分析第81-83页
     ·OsSRO1c互作蛋白筛选第83-86页
     ·OsSRO1c亚细胞定位第86-89页
   ·OsSRO1c在干旱诱导的衰老中的功能分析第89-107页
     ·OsSRO1c转基因植株和突变体成株期抗旱性分析第89-91页
     ·OsSRO1c在衰老进程中的表达分析第91-93页
     ·ossro1c-1突变体抑制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第93-96页
     ·ossro1c-1突变体全基因组芯片分析第96-100页
     ·ossro1c-1突变体干旱胁迫下ROS代谢相关分析第100-103页
     ·ossro1c-1突变体氧化胁迫抗性分析第103-105页
     ·OsSRO1c参与JA介导的叶片衰老第105-107页
   ·OsPP18功能分析第107-130页
     ·OsPP18受SNAC1直接调控第107-109页
     ·OsPP18编码PP2C第109-114页
     ·OsPP18表达模式分析第114页
     ·ospp18突变体的获得及鉴定第114页
     ·ospp18突变体苗期抗旱性分析第114-118页
     ·ospp18突变体成株期抗旱性分析第118页
     ·OsPP18抑制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第118-120页
     ·ospp18突变体全基因组芯片分析第120-123页
     ·ospp18突变体氧化胁迫抗性分析第123-125页
     ·OsPP18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第125-127页
     ·OsPP18不参与ABA信号转导第127-128页
     ·OsPP18亚细胞定位第128-130页
4 讨论第130-142页
   ·OsSRO1c基因功能的探讨第130-136页
     ·OsSRO1c参与气孔运动调控第130页
     ·OsSRO1c参与逆境诱导的衰老第130-131页
     ·OsSRO1c调控ROS动态平衡及其在逆境应答中的双重功能第131-133页
     ·OsSRO1c互作蛋白及其在逆境应答中可能的功能第133-134页
     ·OsSRO1c可能的生化功能第134页
     ·OsSRO1c与拟南芥SRO蛋白功能的比较第134-136页
     ·对提高水稻抗旱性策略的思考第136页
   ·OsPP18基因功能的探讨第136-139页
     ·OsPP18是一个参与逆境信号传导的PP2C第136-138页
     ·OsPP18介导的逆境应答不依赖于ABA第138页
     ·OsPP18通过调控ROS动态平衡介导逆境抗性第138-139页
   ·OsSRO1c和OsPP18在SNAC1介导的抗逆途径中的作用第139-140页
   ·后续工作的设想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63页
附录第163-177页
 附录Ⅰ 引物列表第163-170页
 附录Ⅱ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第170-175页
 附录Ⅲ 作者简介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自然”耦合下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其防治区划应用--以湖北省为例
下一篇:茄属种及其种间体细胞杂种的染色体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