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茄属种及其种间体细胞杂种的染色体特征分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缩略词表第15-16页
1 前言第16-35页
   ·课题的提出第16-17页
   ·文献综述第17-34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第17-18页
     ·探针荧光标记第18-19页
     ·探针类型第19页
     ·靶标分类第19-20页
     ·影响FISH质量的因素第20-21页
     ·FISH的应用第21-25页
       ·FISH用于染色体识别和核型分析第21-23页
       ·FISH用于物理作图第23-24页
       ·Immune-FISH第24-25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的原理和应用第25-27页
     ·马铃薯细胞遗传学的发展第27-29页
       ·马铃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初级阶段第27页
       ·马铃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第27-28页
       ·马铃薯-番茄的BAC-FISH比较研究第28-29页
     ·围绕S.tuberosum的细胞融合研究第29-30页
     ·茄属基因组的划分第30-31页
     ·内部端粒重复序列(Interstitial telomeric repeats,ITR)和功能着丝粒第31-34页
       ·内部端粒重复序列第31-32页
       ·端粒序列起功能着丝粒作用第32页
       ·着丝粒的分子组成第32-34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34-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48页
   ·实验材料第35-38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质粒、引物及合成的探针第35-37页
     ·序列克隆及分析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8页
     ·染色体制片第38-39页
       ·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第38页
       ·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第38-39页
     ·DNA提取第39-40页
     ·封阻DNA制备第40页
     ·探针标记和检测第40-41页
     ·原位杂交及检测第41-44页
     ·Reprobe(再次杂交)第44页
     ·Dot blot(斑点分子杂交)第44-46页
     ·青枯病菌的分离及接种方法第46-48页
       ·青枯病室内抗性接种鉴定第46-47页
       ·茎枝菌液浸泡法鉴定青枯病抗性第47-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99页
   ·原位杂交技术的优化第48-55页
     ·染色体制片材料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第48-49页
     ·制片方法的改进第49-50页
     ·杂交前的染色体处理第50-51页
     ·探针的标记及标记效率检测第51页
     ·马铃薯BAC-FISH技术的优化第51-53页
     ·GISH体系的优化第53-55页
   ·基于BAC-FISH标记的马铃薯染色体核型第55-58页
   ·内部端粒重复序列在茄属的几个重要种中的特征分析第58-65页
     ·端粒重复序列在马铃薯、番茄和茄子染色体上的分布第58-60页
     ·端粒序列相对含量分析第60-62页
     ·ITR在马铃薯S.pinnatisectum粗线期染色体中的高分辨率定位第62-64页
     ·马铃薯A genome中含有杂合的内部端粒位点第64-65页
   ·不同茄属种rDNA研究第65-74页
     ·S.tuberosum、S chacoense和S.melongena 5S rDNA基因扩增与分析第65-67页
     ·马铃薯栽培种的25S rDNA基因的扩增第67-68页
     ·S.tuberosum、S.chacoense和S melongena 5'ETS的扩增与分析第68-72页
     ·rDNA在茄属几个种染色体上的分布第72-74页
   ·SSR在马铃薯几个代表种和番茄染色体上的分布第74-76页
   ·基于GISH技术的体细胞杂种染色体组成分析第76-93页
     ·S tuberosum+S.chacoense体细胞杂种染色体组成鉴定第76-82页
       ·单个亲本基因组DNA探针GISH第80页
       ·S.chacoense基因组DNA探针加封阻的GISH第80-82页
       ·双色GISH第82页
     ·S.tuberosum为探针的茄属代表genome染色体GISH分析第82-85页
     ·马铃薯和茄子体细胞杂种染色体组成的GISH分析第85-93页
       ·马铃薯和茄子体细胞杂种双色GISH杂交体系的建立第85-87页
       ·rDNA探针FISH结合GISH鉴定体细胞杂种染色体组成第87-88页
       ·rDNA和端粒探针FISH结合GISH鉴定体细胞杂种染色体组成第88-92页
       ·马铃薯和茄子体细胞杂种中的双着丝粒染色体第92-93页
       ·着丝粒区重排的染色体第93页
   ·青枯病菌的分离及抗性鉴定第93-99页
     ·无菌试管苗青枯病抗性鉴定第95-97页
     ·茎枝菌液浸泡法鉴定青枯病抗性第97-99页
4 讨论第99-110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优化第99-101页
   ·以马铃薯为主的茄属染色体细胞学特征及染色体标记第101-106页
     ·马铃薯中部分ITR是功能着丝粒成分第101-105页
     ·rDNA的用途第105页
     ·寡核苷酸SSR在马铃薯染色体上的分散分布第105-106页
     ·更丰富的染色体细胞学标记第106页
   ·荧光原位杂交结合细胞学标记在体细胞杂种研究中的应用第106-110页
     ·不同genome的GISH区分第106-107页
     ·3C体细胞杂种染色体组成与青枯病抗性联系第107页
     ·杂种中rDNA的变化第107-108页
     ·杂种中的双着丝粒染色体第108-109页
     ·杂种中重排染色体着丝粒的亲本来源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9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9-130页
附录2第130-131页
附录3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抗逆转录因子SNAC1靶基因的分离和功能分析
下一篇:小白菜钼硒交互效应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