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同构视角下的涵义空间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论 | 第12-30页 |
·语言文化的相互关系 | 第12-15页 |
·文化的语言哲学和功能实质 | 第15-22页 |
·语言文化学的认知基础 | 第22-24页 |
·语言文化学理论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 第24-2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第1章 俄语中与涵义空间相关的一些概念 | 第30-50页 |
·意义和涵义 | 第30-32页 |
·观念、文化观念和概念 | 第32-39页 |
·涵义感知世界的语言文化参数 | 第39-43页 |
·世界图景的语言认知模式和语言心智 | 第43-49页 |
·世界图景的语言认知模式 | 第43-47页 |
·语言心智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2章 俄语涵义空间形成的同构机制 | 第50-81页 |
·语言文化的同构 | 第50-66页 |
·复杂的动态分体系的非线性进化 | 第52-53页 |
·分支的过程 | 第53-59页 |
·创造性吸引 | 第59-61页 |
·耗散结构的自构 | 第61-66页 |
·涵义空间感知的同构过程 | 第66-70页 |
·文化观念与符号的同构 | 第70-76页 |
·文本的同构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3章 作为语言文化同构结晶的象征涵义生成 | 第81-118页 |
·象征是涵义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81-90页 |
·形象——符号——象征 | 第82-84页 |
·象征是语言文化的语言 | 第84-90页 |
·原型性是象征自组织过程的稳定参数 | 第90-95页 |
·象征涵义的同构过程 | 第95-117页 |
·语言形象象征的同构过程 | 第95-102页 |
·物质造型代码象征的同构过程 | 第102-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结语 | 第118-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使用词典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