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基础理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及相关概念 | 第12-17页 |
一、 社会养老服务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4页 |
二、 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界定 | 第14-16页 |
三、 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确认和保障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原因分析 | 第17-20页 |
一、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第17-18页 |
二、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 第18-19页 |
三、 树立权利观念的要求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正当性 | 第20-27页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正当性的理论证成——社会法理论 | 第20-23页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正当性的道德基础——“孝道”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正当性的制度化保障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权利结构 | 第27-37页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权利主体 | 第27页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义务主体 | 第27-32页 |
一、 国家 | 第28-30页 |
二、 社会组织 | 第30-31页 |
三、 家庭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客体 | 第32页 |
第四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基本内容 | 第32-37页 |
一、 生活照料权 | 第33-34页 |
二、 健康服务权 | 第34-35页 |
三、 精神慰藉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现状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一、 老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第39页 |
二、 现行养老模式存在不足 | 第39-40页 |
三、 养老市场监管不规范 | 第40-41页 |
四、 老龄服务体系投入机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愿景 | 第42-46页 |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的转化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中国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实现的途径 | 第43-46页 |
一、 平等保护公民社会养老服务权 | 第43页 |
二、 增强顶层制度设计意识 | 第43-44页 |
三、 探索和发展多种养老模式 | 第44页 |
四、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力度 | 第44页 |
五、 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