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3-19页
 (一) 调解的概念分析第13-19页
  1. 行政诉讼调解的概念第15页
  2. 行政诉讼中的“调解”与“和解”辨析第15-17页
  3. 行政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调解的比较分析第17-19页
二、行政诉讼的现状解剖第19-23页
 (一)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之法律规定及原因分析第19-20页
 (二) 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第20-21页
 (三) 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呈现的特点第21-22页
 (四) 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三、调解制度引入行政诉讼的必要性第23-27页
 (一) 有利于诉讼目的的实现第23-24页
 (二) 撤诉不能代替调解制度第24-25页
 (三) 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第25页
 (四)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25-27页
四、调解制度引入行政诉讼的可行性分析第27-33页
 (一) 现代行政的发展第27-28页
 (二) 公权力不可处分的再思考第28页
 (三) 传统诉讼文化为调解的引入提供了思想支撑第28-29页
 (四) 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经验借鉴第29-33页
  1. 美国的辩诉交易第29-30页
  2. 德国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第30页
  3. 法国的调解专员制度第30-31页
  4.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第31-33页
五、行政诉讼调解的一般制度第33-41页
 (一) 行政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第33-35页
  1. 调解自愿性原则第33-34页
  2. 调解的有限性原则第34页
  3. 合法性原则第34-35页
 (二) 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第35-41页
  1. 行政裁决案件第35-36页
  2. 行政合同案件第36页
  3. 行政指导案件第36-37页
  4. 行政不作为案件第37-38页
  5. 行政处罚案件第38页
  6. 行政确认案件第38-39页
  7. 行政补偿案件第39页
  8. 被诉行政行为有瑕疵,但不宜判决变更或撤消的案件第39-41页
六、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第41-49页
 (一) 行政诉讼调解模式的选择第41-42页
 (二) 行政诉讼调解程序的具体建构第42-47页
  1. 调解程序的启动第43页
  2. 调解员的选任第43-44页
  3. 行政诉讼调解的组织第44-45页
  4. 调解的阶段选择第45页
  5. 行政诉讼调解的结案方式第45-46页
  6. 行政诉讼调解的效力第46页
  7. 行政诉讼调解的救济第46-47页
 (三) 行政诉讼调解与判决的关系第47-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