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志愿动机、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44页
 引言第12-14页
   ·志愿行为概述第14-26页
     ·志愿行为的界定第14-17页
     ·志愿行为的分类第17-18页
     ·志愿行为的测量第18-19页
     ·志愿行为的相关理论第19-24页
     ·影响志愿行为的因素第24-26页
   ·志愿动机概述第26-30页
     ·志愿动机的界定第26-27页
     ·志愿动机的分类第27-29页
     ·志愿动机的测量第29-30页
     ·志愿动机与志愿行为的相关研究第30页
   ·道德情绪概述第30-40页
     ·移情概述第31-36页
     ·感戴概述第36-40页
   ·问题提出第40-44页
     ·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第40页
     ·研究设计与框架第40-42页
     ·研究意义第42-44页
第2章 大学生志愿动机、移情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第44-63页
   ·研究目的第44页
   ·研究方法第44-52页
     ·研究对象第44-45页
     ·研究工具第45-52页
     ·数据处理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8页
     ·大学生志愿动机、移情与志愿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第52-53页
     ·大学生志愿动机、移情对志愿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第53-54页
     ·人际交往动机的中介效应第54-56页
     ·自我保护与发展动机的中介效应第56-58页
   ·讨论第58-63页
     ·志愿动机与志愿行为倾向第58-59页
     ·移情与志愿行为倾向第59-60页
     ·志愿动机、移情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60-63页
第3章 大学生志愿动机、感戴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第63-73页
   ·研究目的第63页
   ·研究方法第63-64页
     ·研究对象第63页
     ·研究工具第63页
     ·数据处理第63-6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大学生志愿动机、感戴与志愿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第64-66页
     ·大学生志愿动机、感戴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第66-67页
     ·人际交往动机的中介效应第67-68页
     ·自我保护与发展动机的中介效应第68-69页
   ·讨论第69-73页
     ·感戴与志愿行为倾向第69-71页
     ·志愿动机、感戴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71-73页
第4章 大学生志愿动机、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第73-83页
   ·研究目的第73页
   ·研究方法第73-74页
     ·研究对象第73页
     ·研究工具第73页
     ·数据处理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0页
     ·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74-77页
     ·大学生志愿动机、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77-80页
   ·讨论第80-83页
     ·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倾向第80-81页
     ·大学生志愿动机、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81-83页
第5章 综合讨论与主要结论第83-89页
   ·志愿动机、移情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83-84页
   ·志愿动机、感戴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84页
   ·志愿动机、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倾向的关系第84-86页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86-87页
     ·研究结论第86-87页
     ·启示第87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87-89页
     ·研究局限第87-88页
     ·研究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附录第98-100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时间心理账户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特点及其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