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一) 生命教育概述 | 第14-16页 |
1. 生命教育概念 | 第14-15页 |
2. 生命教育内容 | 第15-16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背景 | 第16-19页 |
1. 时势召唤 | 第16-17页 |
2. 理论指导 | 第17-19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 第19-22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 | 第19-21页 |
1. 生命认知教育——引导学生珍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 第19页 |
2. 生命感悟教育——注重学生精神生命的培养与提升 | 第19-20页 |
3. 生命体验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生命的成长 | 第20-21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 第21-22页 |
1. 认识生命,发现生的美好 | 第21-22页 |
2. 珍惜生命,活出生的价值 | 第22页 |
3. 感悟生命,升华生的意义 | 第22页 |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22-26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教育内容上——缺少对学生关于生命的认知和内涵讲解 | 第22-23页 |
2.教育方法上——缺乏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方法 | 第23页 |
3. 教育目标上——缺失对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引导和体验 | 第23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3-26页 |
1. 生命教育理念的模糊化 | 第23-24页 |
2. 生命教育目标的狭隘化 | 第24-25页 |
3. 生命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 第25页 |
4. 生命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 第25-26页 |
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和改进生命教育的方法 | 第26-31页 |
(一) 更新传统教学理念 | 第26-27页 |
1. 教学设计上的改进 | 第26页 |
2.教学过程的完善 | 第26-27页 |
(二) 树立正确生命教育目标 | 第27-28页 |
1. 认识生命 | 第27页 |
2. 珍爱生命 | 第27-28页 |
3. 拓展生命 | 第28页 |
(三)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 第28-29页 |
(四) 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 第29-31页 |
1.体验式教学方法 | 第29页 |
2.探究式教学方法 | 第29-30页 |
3.启发式教学方法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4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