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整合初论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导论 | 第13-2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14-17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 | 第17-18页 |
四、 学术清理与总结 | 第18-24页 |
(一) 国外主要学者的社会整合研究考察 | 第18-21页 |
(二) 近年来国内社会整合研究清理 | 第21-23页 |
(三) 研究评述与总结 | 第23-24页 |
五、 研究的思路、方法、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24-28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24-25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25-26页 |
(三)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第一章 社会整合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28-50页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的涵义 | 第28-38页 |
一、 社会的涵义 | 第28-30页 |
二、 社会整合的基本规定 | 第30-35页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社会整合的基本特征 | 第38-46页 |
一、 系统性 | 第38-40页 |
二、 协调性 | 第40-42页 |
三、 制约性 | 第42-44页 |
四、 历史性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社会整合理论分析框架的三组范畴 | 第46-50页 |
一、 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 第47页 |
二、 整合主体与整合客体 | 第47-48页 |
三、 机械整合方式与有机整合方式 | 第48-50页 |
第二章 社会的分化与整合 | 第50-81页 |
第一节 分 工 | 第50-57页 |
一、 自然分工 | 第50-52页 |
二、 社会分工 | 第52-55页 |
三、 社会分工是社会整合的基础性根源 | 第55-57页 |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分化 | 第57-72页 |
一、 人的分化 | 第58-63页 |
二、 人的活动领域分化 | 第63-72页 |
第三节 社会分化的整合诉求 | 第72-81页 |
一、 社会分化的整合需要 | 第72-77页 |
二、 人类社会分化与整合的并存 | 第77-79页 |
三、 社会分化是社会整合的直接原因 | 第79-81页 |
第三章 社会整合的主体与客体 | 第81-108页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的主体 | 第81-90页 |
一、 社会整合的主要力量 | 第81-84页 |
二、 社会整合主体的分类 | 第84-86页 |
三、 社会整合主体的演变 | 第86-90页 |
第二节 社会整合的客体 | 第90-96页 |
一、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 第90-92页 |
二、 社会整合客体的层次性 | 第92-94页 |
三、 社会整合客体的演进 | 第94-96页 |
第三节 社会整合的主客体关系 | 第96-108页 |
一、 社会整合的目标 | 第96-99页 |
二、 社会整合的发生 | 第99-102页 |
三、 社会整合的运作 | 第102-104页 |
四、 社会整合的结果 | 第104页 |
五、 社会整合的评价 | 第104-108页 |
第四章 社会整合的方式 | 第108-120页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的总体方式 | 第108-114页 |
一、 历史合力 | 第108-110页 |
二、 社会整合的动力机制 | 第110-112页 |
三、 社会整合的阻力分析 | 第112-114页 |
第二节 传统社会的机械整合方式 | 第114-117页 |
一、 传统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 第114-115页 |
二、 传统社会的分化特征 | 第115-116页 |
三、 社会整合方式的机械性 | 第116-117页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社会的有机整合方式 | 第117-120页 |
一、 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 | 第117-118页 |
二、 市场经济引发新的社会分化 | 第118-119页 |
三、 有机整合方式的内在要求 | 第119-120页 |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建构 | 第120-148页 |
第一节 中国社会整合的历史背景 | 第120-123页 |
一、 解放前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整合性 | 第120-121页 |
二、 建国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整合状况 | 第121-123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现状分析 | 第123-133页 |
一、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 第123-124页 |
二、 社会分化的加剧与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 | 第124-126页 |
三、 主体整合客体的艰巨性 | 第126-132页 |
四、 社会整合方式转变的阻滞 | 第132-133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未来建构 | 第133-148页 |
一、 促进合理分化,加强社会整合 | 第133-136页 |
二、 转型的主体有效应对变革的客体 | 第136-143页 |
三、 促进社会有机整合方式的形成与健全 | 第143-148页 |
结语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