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5-17页 |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特点及工程应用 | 第17-19页 |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特点 | 第17-18页 |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实验研究 | 第20页 |
·车桥耦合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U型梁车桥耦合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车桥-环境问题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本文研究的工程背景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模拟实验研究 | 第27-65页 |
·引言 | 第27页 |
·U型梁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36页 |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27-31页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31-34页 |
·钢筋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 | 第34-36页 |
·U型梁静载实验 | 第36-46页 |
·实验概况 | 第36-38页 |
·静载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U型梁疲劳实验 | 第46-64页 |
·实验概况 | 第46-49页 |
·疲劳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3章 U型梁剪力滞及结构敏感性分析 | 第65-78页 |
·U型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65-73页 |
·剪力滞的概念 | 第65页 |
·剪力滞的理论分析方法 | 第65-69页 |
·有限元法分析U型梁的剪力滞 | 第69-73页 |
·U型梁结构敏感性分析 | 第73-76页 |
·底板厚度的影响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U型梁车、桥子系统动力方程 | 第78-107页 |
·列车-桥梁耦合系统振动研究综述 | 第78-81页 |
·车桥系统振动的原因 | 第78页 |
·车桥耦合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78-80页 |
·车桥耦合问题特点 | 第80-81页 |
·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81-94页 |
·基本假定及简化 | 第81-85页 |
·拉格朗日方程基本原 | 第85-88页 |
·建立车辆运动方程 | 第88-91页 |
·车体,转向架,轮对运动方程 | 第91-92页 |
·将车辆运动方程转换为矩阵形式 | 第92-94页 |
·U型梁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 第94-106页 |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力学问题的等效积分形式 | 第94-96页 |
·桥梁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96-103页 |
·坐标转换 | 第103-104页 |
·桥梁结构振动的特征值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5章 轮轨接触几何及接触力学 | 第107-129页 |
·系统的激励源—轨道不平顺 | 第107-113页 |
·轨道不平顺的定义及几何描述 | 第107-109页 |
·轨道不平顺的功率谱统计 | 第109-111页 |
·轨道不平顺的模拟 | 第111-113页 |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第113-118页 |
·接触几何参数 | 第113-114页 |
·轮-轨踏面及其数学表达 | 第114-115页 |
·轮轨运动方程 | 第115-116页 |
·轮轨模型和接触点 | 第116-118页 |
·轮轨系统耦合振动 | 第118-128页 |
·蠕滑率计算 | 第118-120页 |
·几种蠕滑率/蠕滑力理论 | 第120-122页 |
·蠕滑力系数的计算 | 第122-124页 |
·蠕滑力的饱和判断及修正 | 第124-126页 |
·轮轨垂向振动耦合关系 | 第126-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6章 U型梁车桥系统总方程的建立及数值仿真 | 第129-148页 |
·车桥耦合系统模型 | 第129页 |
·轮轨接触力 | 第129-131页 |
·横向轮轨力 | 第129-130页 |
·垂向轮轨力 | 第130-131页 |
·轮轨力的作用 | 第131-135页 |
·轮对上的轮轨力 | 第131页 |
·桥梁单元上的轮轨力 | 第131-133页 |
·等效节点力 | 第133-135页 |
·建立车桥总方程 | 第135-140页 |
·空间振动的关系 | 第135-138页 |
·整体方程的标准形式 | 第138-140页 |
·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求解 | 第140-143页 |
·逐步积分法 | 第140-141页 |
·Wilson-θ法 | 第141-142页 |
·Newmark-β法 | 第142-143页 |
·响应计算程序介绍 | 第143-147页 |
·初始条件 | 第143页 |
·程序简介 | 第143-146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146-147页 |
·木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7章 U型梁车桥耦合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8-167页 |
·引言 | 第148页 |
·行车速度及加速度与U梁响应的关系 | 第148-152页 |
·行车速度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行车加速度的影响 | 第150-152页 |
·U梁结构参数对车桥响应的影响 | 第152-154页 |
·U梁刚度的影响 | 第152-153页 |
·U梁阻尼的影响 | 第153-154页 |
·车辆模型参数的影响 | 第154-156页 |
·一系悬挂的影响 | 第154-155页 |
·二系悬挂的影响 | 第155-156页 |
·结构随机振动 | 第156-161页 |
·工程结构的随机性 | 第156-157页 |
·随机过程 | 第157-161页 |
·U型梁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1-166页 |
·不同行车速度下U梁跨中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1-162页 |
·各种轨道不平顺条件下U梁跨中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2-163页 |
·不同加速度条件下U梁跨中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3-164页 |
·不同机车竖向刚度条件下U梁跨中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4-165页 |
·不同机车质量条件下U梁跨中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5页 |
·不同轮轨弹性接触下U梁跨中的随机响应分析 | 第165-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第8章 U型梁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环境振动 | 第167-186页 |
·引言 | 第167-168页 |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的传播规律及特点 | 第168-169页 |
·轨道交通振动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 第16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8-169页 |
·环境振动的评价及控制标准及振级的确定 | 第169-171页 |
·环境振动的评价及控制标准 | 第169-170页 |
·振级的确定 | 第170-171页 |
·桥梁-周围土体-周边建筑物系统的分析模型 | 第171-179页 |
·弹性动力学简介 | 第171-172页 |
·三维地基土模型的建立 | 第172-175页 |
·建筑物模型的建立 | 第175-176页 |
·系统空间效应的处理 | 第176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176-179页 |
·桥梁-土体-周边自由场地系统环境振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9-182页 |
·土体的时程反映分析 | 第179-180页 |
·车速的影响 | 第180页 |
·轨道不平顺波长的影响 | 第180-181页 |
·列车编组的影响 | 第181页 |
·场地土性质的影响 | 第181-182页 |
·桥梁-土体-周边建筑物系统环境振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185页 |
·周边建筑物的时程反应分析 | 第182-183页 |
·场地土性质对建筑物各层振动强度的影响 | 第183-184页 |
·列车编组对建筑物各层振动强度的影响 | 第184页 |
·轨道不平顺波长对建筑物各层振动强度的影响 | 第184-185页 |
·不同的车速对建筑物各层振动强度的影响 | 第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185-186页 |
第9章 全文结论 | 第186-189页 |
致谢 | 第189-190页 |
附录A | 第190-191页 |
附录B | 第191-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0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