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R1234yf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6页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6-27页
     ·R1234yf物理性质的研究第16-21页
       ·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第16-19页
       ·传热与压降的研究第19-20页
       ·安全性相关物理性质的研究第20-21页
     ·R1234yf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的研究第21-24页
     ·汽车空调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第24-27页
   ·文献综述小结第27-28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8-29页
第二章 物理性质与理论循环第29-41页
   ·物理性质比较第29-30页
   ·理论循环分析第30-34页
   ·运行参数的影响第34-40页
     ·冷凝温度的影响第34-35页
     ·蒸发温度的影响第35-37页
     ·过冷度与过热度的影响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R1234yf直接替代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41-57页
   ·R1234yf直接替代系统性能研究第41-52页
     ·系统构建第41页
     ·测试台架第41-43页
     ·测试工况第43-44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4-52页
       ·系统充注量第44-46页
       ·系统性能第46-47页
       ·系统运行状态第47-49页
       ·蒸发器两相分配情况第49-52页
   ·其他低GWP值制冷剂系统性能研究第52-56页
     ·R3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52-54页
     ·CO_2汽车空调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R1234yf部件及系统仿真模型开发第57-85页
   ·R1234yf蒸发器模型的开发第57-70页
     ·传热单元与控制方程第58-60页
     ·传热与压降关联式的选择第60-64页
     ·计算流程第64-65页
     ·模型验证第65-70页
   ·R1234yf冷凝器模型的开发第70-77页
     ·R1234yf冷凝器数学模型第70-74页
     ·R1234yf冷凝器模型实验验证第74-77页
   ·R1234yf系统模型的搭建第77-84页
     ·各部件数学模型第77-79页
     ·系统模型的建立第79-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R1234yf系统性能优化实验研究第85-110页
   ·R1234yf系统热力膨胀阀优化的实验研究第85-94页
     ·热力膨胀阀的充注特性第85-87页
     ·R134a充注的热力膨胀阀优化第87-91页
     ·同工质充注的热力膨胀阀优化第91-94页
   ·中间换热器对R1234yf系统性能的影响第94-100页
     ·带有中间换热器的汽车空调系统构成第94-96页
     ·中间换热器对R1234yf系统充注量的影响第96页
     ·中间换热器对R1234yf系统性能的影响第96-100页
   ·采用变排量压缩机的R1234yf系统第100-109页
     ·采用变排量压缩机的汽车空调系统构建第100-101页
     ·充注量测试第101-102页
     ·台架实验第102-106页
       ·系统运行状态第102-104页
       ·系统性能第104-106页
     ·实车性能测试第106-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R1234yf系统LCCP分析第110-122页
   ·汽车空调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第110-113页
   ·GREEN-MAC-LCCP模型第113-120页
     ·模型简介第113-114页
     ·模型输入第114-119页
     ·计算过程第119-120页
   ·R1234yf系统的LCCP分析第120-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七章 总结论与展望第122-125页
   ·总结论第122-123页
   ·本文创新点第123-124页
   ·展望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135-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驾驶员起步意图的AMT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船舶推进轴系的动态影响因素及EMD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