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形而上学解读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引言 | 第18-25页 |
第1章 准备性工作 | 第25-62页 |
·《诗学》的文本及其作者 | 第25-35页 |
·《诗学》的文本 | 第25-31页 |
·《诗学》的作者 | 第31-35页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 | 第35-62页 |
·四因说 | 第37-44页 |
·形式和质料 | 第44-48页 |
·普遍与个体 | 第48-51页 |
·现实与潜能 | 第51-58页 |
·第一实体 | 第58-62页 |
第2章 亚里士多德《诗学》鸟瞰 | 第62-121页 |
·技艺 | 第62-91页 |
·技艺与灵感 | 第64-75页 |
·技艺与潜能 | 第75-79页 |
·技艺与知识 | 第79-83页 |
·技艺与解蔽 | 第83-91页 |
·《诗学》的宏观审视 | 第91-121页 |
·《诗学》脉络简述 | 第92-102页 |
·研究道路的展望 | 第102-112页 |
·《诗学》的结构 | 第112-121页 |
第3章 悲剧的定义——《诗学》前十章注释 | 第121-177页 |
·悲剧是摹仿 | 第122-134页 |
·摹仿及其对象 | 第122-128页 |
·悲剧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8-134页 |
·悲剧定义的提出 | 第134-141页 |
·悲剧的六成分 | 第141-144页 |
·悲剧的整一性 | 第144-153页 |
·悲剧高于历史 | 第153-168页 |
·悲剧的类型 | 第168-177页 |
第4章 悲剧的情节——《诗学》第十一至十四章注释 | 第177-227页 |
·悲剧情节的成分 | 第178-199页 |
·突转 | 第178-195页 |
·发现 | 第195-197页 |
·苦难 | 第197-199页 |
·悲剧的素材 | 第199-218页 |
·hamartia | 第199-206页 |
·亲族间的相杀 | 第206-218页 |
·悲剧情节的三个关键词 | 第218-222页 |
·KATHARSIS 卡塔西斯 | 第222-227页 |
第5章 史诗——《诗学》后四章注释 | 第227-242页 |
·史诗的整一性 | 第227-235页 |
·悲剧高于史诗 | 第235-242页 |
结语 | 第242-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245-26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63-264页 |
致谢 | 第264-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