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绪论 | 第16-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难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44页 |
·家长式领导 | 第21-34页 |
·领导与文化背景 | 第21-24页 |
·华人背景下的领导理论研究发展 | 第24-27页 |
·家长式领导理论的正式提出 | 第27-31页 |
·家长式领导的实证研究 | 第31-34页 |
·知识共享 | 第34-41页 |
·知识的定义及分类 | 第34-35页 |
·知识共享的内涵 | 第35-37页 |
·知识共享的分类 | 第37-38页 |
·知识共享的过程 | 第38页 |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企业绩效 | 第41-44页 |
·企业绩效的定义及评估方法 | 第41-44页 |
3. 研究模型构想及假设提出 | 第44-57页 |
·研究模型的提出 | 第44-45页 |
·研究假设提出 | 第45-51页 |
·家长式领导与企业创新绩效 | 第45-46页 |
·家长式领导与员工间知识共享 | 第46-49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绩效 | 第49-50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在家长式领导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 第50-51页 |
·变量操作性定义及衡量 | 第51-55页 |
·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衡量 | 第51-52页 |
·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衡量 | 第52-53页 |
·中介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衡量 | 第53-55页 |
·研究方法 | 第55-57页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57-62页 |
·问卷设计 | 第57-59页 |
·家长式领导的测量 | 第57-58页 |
·知识共享的测量 | 第58页 |
·企业绩效的测量 | 第58-59页 |
·数据收集 | 第59页 |
·问卷描述性统计 | 第59-62页 |
5. 问卷分析 | 第62-74页 |
·信度、效度分析 | 第62-67页 |
·家长式领导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62-64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64-66页 |
·企业绩效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第66-67页 |
·相关分析 | 第67-69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量表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 第67页 |
·家长式领导、员工间知识共享、企业绩效间相关性分析 | 第67-69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间相关性分析 | 第69页 |
·回归分析 | 第69-74页 |
·家长式领导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69-70页 |
·家长式领导对员工间知识共享的回归分析 | 第70-71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71-72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行在家长式领导(仁慈领导、德行领导、权威领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中旳中介作用检验 | 第72-74页 |
6. 结果讨论 | 第74-79页 |
·家长式领导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 第74-75页 |
·家长式领导与员工间知识共享的关系讨论 | 第75-77页 |
·员工间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 第77页 |
·家长式领导、员工间知识共享、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 第77-7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9-83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79-81页 |
·理论意义 | 第79-80页 |
·实践意义 | 第80-81页 |
·本研究的局限 | 第81-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附录一 | 第90-94页 |
附录二 | 第94-97页 |
附录三 | 第97-101页 |
后记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