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灰树花概述 | 第12-15页 |
| ·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 ·灰树花的药理作用 | 第14页 |
| ·灰树花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灰树花的发酵生产 | 第15-19页 |
| ·灰树花发酵菌株选育 | 第16-17页 |
| ·灰树花发酵工艺 | 第17-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灰树花高产多糖菌株的物理诱变 | 第24-44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5页 |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 ·灰树花培养特性的观察 | 第31-32页 |
| ·灰树花紫外-微波复合诱变 | 第32-35页 |
| ·变异菌株分析 | 第35-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诱变菌株米糠、麸皮培养基研究 | 第44-69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试验设计 | 第46-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6页 |
| ·原料主要成分的测定 | 第50-51页 |
| ·纤维素酶解试验 | 第51-55页 |
| ·热水处理法 | 第55-64页 |
| ·变异菌株在米糠和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模型建立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第四章 诱变菌种发酵米糠和麸皮的工艺条件及其发酵过程 | 第69-88页 |
| ·引言 | 第69-7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 ·材料 | 第70-71页 |
| ·试验方法 | 第71-73页 |
| ·结果分析 | 第73-85页 |
|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73-78页 |
| ·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 | 第78-82页 |
| ·近红外发酵模型的建立 | 第82-85页 |
| ·发酵生成试验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和建议 | 第88-91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存在问题 | 第89-90页 |
| ·建议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92页 |